第35章 使命(2/2)
是离成功最近的王瑾,其态度也只是“等打败了皇太极,剩下的事能做多少算多少”,努勒却是一副“革命已经胜利,只需修修补补”的态度。
送走了努勒,阿贾伊要去拜会塔尔摩了。
出乎阿贾伊意料的是,塔尔摩第一句话就是:“努勒让你很惊奇吧。”
阿贾伊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他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完成了从厨师到埃米尔的阶级跨越之后,就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了,只顾着增加收入、扩大土地这些小事。”
塔尔摩说:“王瑾和我要挽救全世界最大的两个国家,红斗篷要建立黄种人的美国,你要消灭奴隶制度,所以你觉得,努勒的理想最起码应该是统一阿拉伯世界对吧?”
阿贾伊说:“理论上来说,我是一个天主教徒,但是我信得并不虔诚,可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七个出现在这个世界,是不能用科学来解释的,我们应该都带着使命,而且我们也确实都有强烈的使命感,不过努勒似乎并不在意这些。”
塔尔摩说:“那么,你觉得我们的终极使命应该是什么呢?建立七个大国,宰治世界吗?”阿贾伊说:“显然不是,我认为,我们的终极使命应该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塔尔摩说:“难点就在这里,何为更好?我们来自二十一世纪,自然觉得那个时代比这个黑暗血腥的十七世纪好得多,可是在二十五世纪的人看来,或许我们的二十一世纪也是黑暗血腥的。我们眼中的一切‘进步’都是以二十一世纪为模板的,可我们又如何确认那是真正的进步?”
阿贾伊愣了一下。塔尔摩说:“就拿王瑾来说,如果他帮助李自成赢得胜利,中国绝大部分的土地都会被自耕农和永佃农持有,实现世界历史上空前的最稳固的小农经济,这难道不是现在对于中国老百姓,用中国话来说,最为‘仁义’的做法吗?可是等工业时代到来,这样的制度还进步吗?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工业革命当然是进步的,可是对于那些在十九世纪成为工人的失地农民来说,他们眼中的进步恐怕是回到农村做自耕农才对。”
阿贾伊点了点头:“而且中国的巨大改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果把我们七个人造成的影响全都算进去,这个世界可能天翻地覆。进步和落后的概念,可能与我们那个世界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