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反击(2/2)
来也不是坚决阻击一切敌人,而是为主力预警,他这边一打起来,主力部队便有了做出调整的时间。
谷元胤的亲军后标在整个战线的最右边,因此他们得以直接从左边的侧面冲击清军,在这个位置并没有多少清军的炮火干扰,双方迅速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当两支军队搅在一起厮杀,李自成的指挥已经不能起什么作用,全看前线的指挥官随机应变,因此,三个标的作战风格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差异。李双喜亲自指挥李本深的亲军右标从马重僖和贺兰两部之间杀出,如同利刃一般刺入清军的阵列中;胡茂祯的亲军前标直接上前支援那个被击溃的方阵,稳扎稳打地向前推进,谷元胤指挥的亲军后标则是如疾风一般从清军的左侧掠过。
亲军后标不断修削着清军的侧翼,一击得手便脱离接触,始终不和清军缠斗。清军试图反击,但是已经和闯军步兵纠缠起来的他们被挤在内线,整队难度要大于游走在外线的谷元胤部。结果在一次次的交锋中,清军被不断挤压向内侧,而另一边,胡茂祯的攻击也将不少清军推了过来。
随着焦赞的号令,闯军的炮口喷吐出死亡的气息,炮弹不断飞入变得密集的清军的阵列,与此同时,谷元胤带着一队骑兵,向清军的炮阵地冲去。
在中央战场上,和闯军对射的清军火铳手也情况不妙,开战到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损坏的燧发枪已经有了四百多支,这样的故障率,难怪大约翰说这是半成品。而清军的仿制品和大约翰的设计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样高强度的使用下,坏得实在太快了。而且燧发枪手密集的队形也成了闯军炮兵的靶子,虽然他们还能保持阵型,而且继续稳稳压制贺兰所部,但清军预想中的中央突破显然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