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9章 祝世昌(1/2)

目录

“你们要议和,也不应该找我吧?”纳敏夫半倚在曾经属于代王的金交椅上,全无人君之相,闯西曹他们哥仨是拜把子兄弟,我一个外人能做什么主。”

此时阿济格的军队已经全部退入固关,罗汝才亲自带兵抵达太原,豫北三府也被曹营完全控制。纳敏夫仅仅控制一个大同府,兵多粮少,还要仰仗罗汝才从太原运粮过来。他已经赶到了大同,把自己的帅府设在明朝的代王府里。

来见纳敏夫的人名叫祝世昌,官居大清礼部侍郎之职。他原本是明军的一个游击,带着三百人投降了努尔哈赤,负责筑城、铸炮,后来渐渐就变成了文官。

在原本的历史上,祝世昌这会儿应该被发配到吉林去了。原因是四年前他上疏称,应该禁止将俘获的女人卖给乐户为娼。

本来这封奏疏的内容也没什么,可没想到惹得皇太极大怒。因为皇太极早就禁止乐户存在了,从法律上来说,大清根本就没有乐户。当然,实际上还是存在的,否则王爷贝勒们各种吹拉弹唱用的是什么人,但皇太极总不能挨个抄自己兄弟子侄的家,看他们有没有逼良为娼吧。祝世昌当然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讲了一堆绝对正确的大道理。所以皇太极认为,祝世昌根本就是卖直邀名,挑拨满汉关系。

大清也不是不允许臣子指出问题,但绝不允许把皇上根本解决不了,而且已经假装解决掉了的问题再提出来。

本来祝世昌是被定了死罪的,但是按照皇太极执法的惯例,先往死里定罪,然后再赦免,显得“皇恩浩荡”,祝世昌改判流放,倒是一个叫孙应时的倒霉蛋帮他改稿,被判了死刑。直到多尔衮上台,他才被召回。

但这里面更深层的问题是,祝世昌隶属镶红旗汉军,是硕讬的属下,他和他主子一贯都和多尔衮走得很近。当时正赶上岳讬病死,多尔衮等人大肆叫嚷要杀光岳讬的妻儿,皇太极借题发挥收拾祝世昌,也有打击他们的意思。

而在这个时空,由于多尔衮之死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祝世昌没上那封作死的奏章,所以依旧官运亨通。

祝世昌此番来大同,是为了执行皇太极交给他的任务:和纳敏夫和谈。

虽然早就知道纳敏夫是明军夷丁出身,汉化程度很高,但是皇太极还是认为,纳敏夫关心西藏、蒙古、西域事务,麾下网罗了大量来自这三地的低级贵族,他的利益诉求,应该和其他三大反王是不一样的。

皇太极毕竟只是一个十七世纪的皇帝,在他看来,纳敏夫这个蒙古人不可能和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这三个汉人一条心,是可以分化利用的。

前不久,罗汝才刚刚做了一件事情:将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骗到洛阳,软禁起来,吞并其军队。

马守应、贺一龙这二位,在汝宁待着,都快被人忘记了。之前反王联军和明军发生小规模冲突,他们出兵参战了,后来罗汝才攻打河北,马贺二人也各自派出数百人支援。他们有了汝宁一府之地安身,已经很满意了,只想待在这里做听调不听宣的土皇帝,罗汝才要抗清,他们为了顾全自己的名声和江湖义气,也出些力气,如果清军打到汝宁来,他们也当然会拼命去打,但既然清军没来汝宁,他们当然便不会卖力了。

马贺二人的道德水平不高不低,就是正常军阀的正常心理,而且还挺讲义气的。但是,他们和曹营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汝宁府的文职官员都是罗汝才委派的,曹营内部也对于用汝宁府的钱粮供养回革二营也颇有微词,这件事早晚得解决。

于是,罗汝才借故将马贺二人骗到洛阳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礼数极为周到,金银财宝流水价奉上。但他们的军队被已经投靠了罗汝才的赵应元和王得仁拆散,或编入曹营,或遣散务农,回革二营正式成为历史,马守应和贺一龙从此不能离洛阳一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某霍格沃茨的至尊法师 大明世祖 至尊神婿 西游:我打造地狱级八十一难 死神黑线 夜行骇客 梦回那年盛夏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木叶:医疗忍者的重启人生 从霍格沃茨走出的征伐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