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王瑾归来(2/2)
起了明清战争的最后一次大型战役,以五万之众对抗十万清军。
西山旧将久不服,高据巉岩最深谷。
绝缴孤悬楚蜀间,中原已一无秦鹿。
何妨弃置守其疆,以逸待劳俟穷蹙。
一旦张皇大用兵,仰攻四面如缘木。
转输骤檄百万人,风雨雷霆驱比屋。
正是萧莆寒食时,长沙一路从军哭。
抛田应募五千余,顷刻民间空杼柚。
大吏轰轰小吏愁,奸胥更喜剜民肉。
纷纷鬻子叹仳离,我亦沾襟遣童仆。
此去死生那得知,更番且喜还家速。
仆夫垂泪向我言,人力如今贱如犊。
西山上天下及泉,负挽步步石磨腹。
烈日炙顶渴欲僵,百钱买浆才一掬。
摇足便堕万丈崖,死者还遭勾摄牍。
泣谈未了催檄来,增夫更饷巴东陆。
巫山三峡又崎岖,魂魄初收岂堪复?
吁嗟再遣诚万难,髓竭膏枯惨心目。
谓天盖高胡不闻,六月炎炎书此竹。
以一隅之地,抗滔天之敌,蒙险愈厉。这段冷门到还没有《新月格格》出名的历史,或许正是王瑾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一起站起身来,一旁的卫士端上一只木盘,上面用锦缎盖着一个东西。
李自成揭开了锦缎,还好下面不是人头,是一枚金印。李自成伸双手,连盘子都接了过来,走到王瑾面前:“代天抚民营、应天救民营、顺天安民营、奉天倡义营共推,各省抗清同盟公议,授嘉定国主王瑾平辽大将军印,总领天下义师,复我燕辽故土。”
王瑾也不推辞,躬身捧过将印:“瑾定不负重托。”
张献忠说:“自即刻起,直至清廷覆灭,我四营兵马及其余各路义师悉奉大将军号令。”罗汝才笑道:“我们几个人,不管谁做这个主将,就算其他几个大帅服了,下面的人也绝不会服,思来想去,就只有让你来了。”
王瑾毫不遮掩地说:“这一仗打完之后,兄弟们怕是就要反目为仇了,趁着现在大家还是兄弟,我一定打好这一仗,别让大家留下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