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要美人,还是要江山?(3/4)
国就是用杀戮手段统治吴越之地,但凡发现谁有反意就是杀,不听话也杀,杀到最后没有人反抗,再抹去吴国和越国的历史,几代人之后当地生民也就把自己当作楚国人了。
楚国的杀戮手段不是没有后遗症,大量越国人依靠地利优势出逃,相当多逃去闽越,再经由闽越去了更西南的各地;还有越国人飘扬出海,其中的一部分意外去到了倭列岛。
在春秋晚期,竟然有诸夏的人去倭列岛?这个是事实,绝非杜撰。
倭列岛后来的统治者并非本土民族,相反本土民族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是被灭就是被融合。这些征服者大多来自两汉时期的东北区域和朝鲜半岛,南洋那边的移民也比从诸夏大地去的人多,最后融合出一个新的民族。
而朝鲜半岛在五胡乱华时期去了很多中原移民,他们先是成为高句丽的一部分,后来被当地人所融合。
智瑶尽管觉得光靠杀人过于野蛮,还是决定不干涉司马穰苴的决策了。
近期,智瑶最爱做的事情是站在宫城的最高处观看“中京”一天天的成型。
如果“中京”正式落成,以计划最多能够容纳五十万的人口。
当然了,在当前的年代,一座城池没有可能拥有五十万人口这么多,并且着实也是养不活。
智瑶打算在“中京”完工之后,从全国各地迁徙人口过来,并且会规定有爵位的人,没有得到外派的话,他们必须居住在“中京”城内。
其余迁徙的人口,会每年或隔开三年、五年对全国各地割一次,例如家产多少就必须搬迁到“中京”定居之类。
这个计划在目前智瑶还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对待贵族也不会是采取强制性措施,会使用较为柔和的利诱手段。
至于“割草”的那一部分,手段上可就会严苛一些,不允许在搬迁名单上的人有拒绝的可能,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这一套当然是智瑶向西汉学习。
汉初的刘邦和吕雉当权时期就是凭借这一手段保证了地方的安稳,只是后来汉文帝没有再做,轮到汉景帝和汉武帝当政时期就被地方豪强整得老难受了。
汉景帝为了平定七国之乱,不得不向民间借贷,结果还借不到,不得不以皇帝之尊邀请有名望的人给自己背书,才算是从民间借到了足够的军费。
话说,不是讲汉文帝给汉武帝留下了金山银山吗?怎么到了汉景帝就需要借贷军费???
但是!汉景帝为了凑足军费,真的向民间借贷了啊!
然后,汉景帝在位只有十六年,期间还发生七国之乱,到底是怎么给汉武帝留下巨额财富的?
这样一来,说汉武帝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留下的金山银山全败光,那些金山银山是凭空出现的呀。
历史的真相是,为汉武帝搞钱的人叫桑弘羊,汉武一朝的军费来自盐铁官营,压根不是来自汉文帝和汉景帝给留下的钱库。
有些演义会被当成真的历史,有些人一再胡说八道,不明真相的人还真信了,有心去查……简直会毁三观。
智瑶从来没有缺钱的苦恼。
智氏经营纺织的时间长达两百余年,一度垄断了中原的布匹大宗交易,从智罃那一代开始直至到智申这一代,还真的给智英留下了数额庞大到夸张的财富。
感谢春秋时代一家之主拥有一切的规则,智瑶继任家主之位后自动继承所有的一切,一来不用苦恼钱财的问题,反正智氏的纺织不停就是在印钞,还是最硬的硬通货币之一。
智瑶唯一有过困难的是在粮食方便,但是他早早在“邯郸”以北大肆开垦,直至前后两个水利工程完成,哪怕每年大肆用兵,依旧没有粮食短缺的困扰。
更不用说后来原国多交粮食能够累积获得爵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