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 顺水推舟(1/2)
什……什么?
陆潜不仅答应了每年三百万的基金会赞助,而且还一口气把赞助资金提升到三千万,简直堪比散财童子。
等等,等等!
事情,好像有些不太对劲。
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字面意义的意思,而是这一举动背后可能引起的连锁效应,陆潜到底在谋算什么?
首先,派系。
依靠什么基金会完成自己的电影创作,自然是什么派系,安桥系、蔚海系、蓝夏系、电影学院系、慈善基金会系、地区电影协会系……等等等等,全球范围内,派系林立,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赞助项目。
其中,安桥和蓝夏的基金会大部分都来自官方支持,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来自企业赞助;而蔚海的商业化进程则走在前面,官方支持、企业赞助、不同地区电影协会的捐赠等等,完全向全世界敞开怀抱。
利益的背后,盘根错节。
蓝鲸影业,也有自己的项目,“黑名单计划”。
伴随着黑名单在今年年初的首次公开,后续赞助项目也陆陆续续展开,为蓝鲸影业在制片领域打开局面。
最显着的进步就体现在,回声的原创项目有条不紊地展开,而且从一开始就通过黑名单确定自己的风格:
一点点特别,一点点非主流,一点点个性,但依旧值得观看,也许能够另辟蹊径地带来不同的观看体验。
但是,仅仅依靠蓝鲸影业自己打开局面,进展缓慢,很有可能跟不上回声的成长速度——
简单举例。
一所大学设立了一个奖学金项目,一亿的奖金,邀请全球范围的作家们投稿,最后评选出大奖得主。
资金,已经到位,但如何宣传开来呢?对于普通人士来说,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项目或者奖项,又可能怀疑这所大学的权威性以及评选过程公正性,还可能吸引一大堆投机主义者前来跟风凑热闹。
也就是说,在奖金如此高昂的情况下,却因为缺少权威性和认知度,也很难快速吸引到优质的参赛选手。
“黑名单计划”,就面临如此难题。
如果蓝鲸影业能够在蓝夏电影节设置一个基金会,以蓝夏作为平台,吸引更多优秀电影从业者们的关注。
恰到好处。
正所谓,瞌睡正好遇上枕头。
如此一来,蓝夏电影节反而成为蓝鲸影业的免费宣传平台,日渐式微的名望也能够发挥出最后余热——
更何况,蓝夏电影节就是缺钱,现在拥有蓝鲸影业的资金支持,那一点点名望还是具有足够吸引力的。
久而久之,蓝鲸影业也就能够形成自己的派系,不仅是为了回声而已,还有蓝鲸影业自己的制作业务。
其次,名份。
视线,重新回到前面的“回声”上。
黎世宽同意回声在蓝夏设置一个展台,但拒绝官方给予任何形式的推广与宣传,全靠回声自己一张嘴。
现在,蓝鲸影业在蓝夏设置一个基金会,以官方身份赞助电影拍摄,而且一下子就掏出三千万的资金,赞助对象绝对不止一个两个项目,哪怕这件事和回声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想象一下,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他们会如何解读、又会如何判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无论蓝夏电影节如何否认如何撇清,但蓝鲸影业和回声都已经完完全全站在了电影节的官方立场上。
这是其一;其二的话,再进一步深入思考。
以蓝鲸基金会赞助资金完成拍摄制作的电影,根据协议,版权应该不属于蓝鲸影业——毕竟基金会是慈善奖学金,非营利项目,但电影片头或者片尾都需要打上蓝鲸基金会的标志,这依旧是一个烙印。
此时,蓝鲸影业再说服这些作品,和他们签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