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章 来自东瀛的研究员(二)(1/3)
滕艽硫洼等人出来后,便上了一辆白色的大巴车。
和摆渡车不一样的是,大巴车上的座位,是软软的座椅。
这座椅,看上去就十分的舒服。
车内的灯光略带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通过过道,滕艽硫洼找到了里面一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了下来。
很快, 研究员们便坐齐了。
随着“呜呜呜”的一声电机轻鸣,大巴车也跟着行驶了起来,沿着公路,渐渐的离开了机场。
趴在窗户旁边,滕艽硫洼看着那一架架的民航客机从机场飞向天空,一架架的民航客机从天空降落机场。
说实话,滕艽硫洼现在还对从长崎的简易机场起飞的穿越办包机记忆犹新。
第一次起飞, 第一次体验升天的感觉, 第一次从空中跨过东海, 自东瀛抵达神州大地。
有第一次坐飞机降落前的惶惶不安,有第一次坐飞机平安着陆的劫后余生。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一起一伏,甚是刺激。
大巴车离开机场后没多久,便驶入了市区。
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赫然浮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车内的内勤为滕艽硫洼等人开始做起了介绍。
首先这些高楼大厦,一幢幢长得差不多的,建筑风格相同的,是侍灵市的居民区。
滕艽硫洼看着那些建筑上的阳台、窗户、窗帘、绿植、衣物,这些东西,确实是居民们才会有的。
这是异时空这边的居民楼,实在是太高了吧。
看看东瀛帝国,高楼也没几幢。
而普通人的居住区,几乎都是一层两层楼的木制房屋。
这十几层, 甚至二十几层的高楼, 其建造工艺明显比木制的高出了n个水平。
哪怕是说用水泥砌的砖墙,也不可能保证达到这么高的高度。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认为弗朗西园丁约瑟夫·莫尼尔于849年发明钢筋混凝土。
并于867年取得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
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米利坚新乡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但是这个时空,弗朗西没了。
欧洲有个法兰西王国,美洲有个法兰克共和国。
同样米利坚,也没了。
钢筋混凝土虽然发明出来了,但是还并没有得到工程界的大规模使用。
原时空中,这是在6年后,才得以大规模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以至于对建筑工程材料通了九窍的滕艽硫洼根本就无法想象,这几十米的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
不过滕艽硫洼也观察到,这里的居民们,居住的环境似乎是以一个一个的“小区”“社区”为单位。
刚好车内有人提道:“斯米马赛,一个居民区有多少人?”
建造一个居民小区最少要3000户或10000人口。
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修订后)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分级标准控制规模:户数1000016000户或人数3000050000人规模的为居住区。
户数30005000户或人数1000015000人规模的为小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