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六十四章 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2/4)

目录

入江南,兵锋一度都杀进了应天府,距离金陵近在迟尺。

可随后的两月时间里,兵力且处于弱势的明军水陆,在秦朗在指挥调度下,先是水战大胜一举奠定了整场战役的基调,再是陆上沿途阻截,使得清军一再调转方向,最终浙中之战大获全胜。

然后追杀到赣西的广信府,三四万清军八旗连同数万左军精锐,竟然就只剩下了不足三千人逃脱生天。

清军的这一败可以说是败出了新天地,败出了新高度。

不提左军,只说三万多满汉蒙八旗和外藩蒙古兵马的死难,那就是砍断了鞑清的一条胳膊啊。

虽然反复的厮杀中秦朗军也损失不小,前后至少付出了五千人的伤亡,但比起鞑子的损失,那是不值一提。

虽然复盘整个战局,这样的战斗绝非是一个经典的正面角逐,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小规模战斗,才导致了最终这样的一个战果。

这并不能彻底粉碎八旗兵的骁勇声名。只能说把‘无敌’这两个字从他们头上去掉了而已。

然秦朗在整场大战中所表现出的指挥才能,却显然是得到了一个极佳的验证。

可不是谁都能一步步的把大几万清军比如绝境的。

所以,这一战秦朗获得的好处比当初徐州大捷和胶东大捷来的尤多。

今后谁还敢不正视秦朗的帅才呢?

如此配合着秦朗军的英勇敢战,配合着秦朗本身的多财多亿,这简直是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抚州清军很快就退回了临江,秦朗也没有继续提兵追击清军,而是汇集大军,乘坐船只走水路进到了鄱阳休整。

虽然秦朗军还远称不上筋疲力尽,虽然秦朗之初也有过趁机拿下九江,帮助明军巩固长江中游防线的念头,可现在他已经不怎么这么做了。

哪怕大军从鄱阳出发,杀到九江很是容易,因为鄱阳湖面已经全被明军掌控。

可不想再给老丈人卖力气了,那就是不想了。

处理还不讨好,何必呢?

横竖秦朗大军屯驻鄱阳,啥都没干就已经让清军自觉的收缩兵力了,极大的改善了赣西明军的境地,那还有啥好说秦朗的?

同样是至此,秦朗军此战的伤亡和损耗报表也彻底交到了他的手上。

六千人的伤亡,两千三百五十七人的阵亡,上千军兵伤愈后的退役,这都让秦朗的心揪疼的。而至于期间的物资损耗啥的,秦朗就不在意了。

大底儿保平。

追击清军的缴获和战争支出大体平衡,可是两千多人的阵亡抚恤,还有上千伤兵退伍后的安置费用,可全都要秦朗自掏腰包。

秦大驸马当然不会吝惜这些钱财,他只是为三千多军兵感到痛惜。

江山一战太不凑巧了。

如果不是那场该死的大雨,秦朗军的伤亡不说能减小多少,只阵亡官兵的数字减小一半,那都不在话下。

自从秦朗拉起队伍至今,两三年时间了,他还是第一次损失这般惨重的呢。

不过好处也不能忽略掉。军中的精气神更上一层楼了,在江山之战后,秦朗军损失虽然惨重,可也练出了一支无敌精兵来。

这一战让秦朗军上上下下彻底放心了手中的刺刀,这玩意儿真的不比刀枪差。

损失不小,可秦朗很快的就整理好了心情。

穿越以来,他对人命看的真心越来越澹了。

怪不得说帝王一怒流血千里呢。

你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见多了人命的丧失,久而久之了你就会越来越不把人命当回事,而只觉得是一个数字。

再有就是‘慈不掌兵’的这句话,现实也逼的你越来越理解的深刻它。每次战后,看着长长的阵亡名录,你要是稍有慈悲情怀,那也就不用活了。

所以,爱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长生可否 修仙死路一条! 九叔世界之我能无限转职 发家致富从三岁半开始 超神:开局捡了只鹤熙 我有一个游戏分身 金手指拍卖会 要打凯多的路飞被我送回顶上战争 四合院战神的自我修养 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