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1/4)
原因很简单,以前种多少收多少,都是军镇的,军户哪里能剩多少,勉强吃饱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所以,赋税的收取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丰年增一些, 灾年减一些,让老百姓饿不死,就是稳定的最底限。
哪里象崇祯,象朝廷,西北已经灾害连连、颗粒无收,赋税却是一毫不减,硬是逼得老交巴交的农民拿着锄头棍棒造反求生。
“赵哥,你到退休不干的时候,至少能攒下几十亩田地, 一个人哪能耕得过来。”郭大靖借着这个话头儿,又撺掇劝说赵青山尽快成个家。
赵青山很无奈,尽管心里也确实有些蠢蠢欲动,还是找借口岔开了话题。
郭大靖在赵青山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兵工厂,又在食堂与工匠们吃了顿饭,才满意地离开兵工厂。
要论管理能力、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金州兵工厂已经完全超过了大明的任何一家兵器司。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一点,大明的兵器司是匠户制,工匠们如同奴隶,没有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官员是贪腐的,发到工匠手中的材料是劣质的、不足的。
不仅如此,徐光启上奏聘请西夷工匠和炮兵教官,并购买红夷大炮。朝堂上还在为天朝上国和“奇技淫巧”而争论不休。
从上到下, 庞然大物般的泱泱大明,内部已经是千疮百孔,有如地基朽坏的楼阁, 外面光鲜却形将倒塌。
信马由缰,边走边想,郭大靖带着几个亲兵,不知不觉来到了海边港口。
桅樯密布,十几艘大船正在码头排队装卸。基本上都是弹药物资,运往皮岛,为大战作着充足的准备。
还有水师的船只,在装载红夷大炮和迫击炮,将为陆军登陆强大的火力掩护。
大战的气息又浓重起来,但这次却是东江军的主动出击,在辽东燃起战火,进攻守城的建虏。
在南关作战中,由于建虏不是全面的进攻,接战的主要是左协和右协,还有前协的一部分阵地,孔有德的后协几乎没有与建虏厮杀的机会。
所以,保持完整的后协也已经被调往皮岛,再加上郭大靖抽调的三个营的部队,以及炮兵、骑兵, 将有两万余人参加此次镇江作战。
“时间过得真快, 半个月的假期转眼就只剩下五六天了。”郭大靖勒住战马, 眺望着港口的忙碌,发出了感慨。
杨名立落后半个马头,笑着说道:“忙起来自然觉得时间不够用,大人名为休假,可却并没有几天清闲。”
郭大靖轻轻颌首,也确实如此,算不得是如何恭维溜须。
原本是打算把亲兵队大换血,但郭大靖还没找好人,已经逐渐改变了想法。
因为,包括杨名立在内,亲兵对郭大靖的态度是越来越敬畏,越来越崇拜,越来越死心踏地。
特别是杨名立,在郭大靖和太监赵光的较量中,显然是令郭大靖不满,自己也有了觉悟。
再加上郭大靖也是恩威并施,钱他是不缺的,时常赏赐;而犯了事儿的亲兵,他也绝不姑息。
所以,亲兵队已经扩大到四十多人,旧人淘汰了一些,其他的则是按照新标准从左协招募的英勇之士,都是曾随郭大靖外出征战的。
在忠诚度上,郭大靖还是比较放心的。亲兵队没有家丁的名义,但比家丁的待遇也只高不低。
“你们也回家去看看,老是陪在郭某身边,连一天假期都没享受到。”郭大靖笑着说道:“每人拿三两军票,给家人买些东西,别空着手。”
说着,他指了指远处的商馆区,“那里有很多稀罕商货,在村里的供销站可是买不到的。”
亲兵队并未全部跟随,部队的休假也在轮流分批进行,或早或晚,规定的假期总会给的。
“卑职已经让人捎了东西回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