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王雱!(2/2)
他仁宗朝就已经当过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和三司使——这四个职位俗称“四人头”,宋朝的宰相副宰相和枢密使副使大多数是从这四个职位提拔的。而进入枢密院和中书,这叫做“大用”。
在仁宗朝,张方平已然“尽历四职”,只差“大用”了。
而且令王安石感觉欣赏的是,张方平是难得的财政专家,有想法,能推行,有着第一流的创造力和行政执行力。
他第一次做三司使,疏通汴河,整顿漕运,卸任之时,为京城积攒了足够三年食用的粮食,和足够六年使用的马料。
等他第二次到任的时候,由于前任工作不力,京城粮食只够一年半的马料才够一年使用。
而张方平就任之后,不到一年,京城就有了五年的粮食储备。
宰相富弼为仁宗朗读张方平的漕运十四策,读了足足十刻钟,旁边的侍卫站都站不稳了,而富弼读得投入,仁宗听得由衷赞叹,连连称善。
富弼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奏疏,它关系到国家财政的根本。”
赵顼想用张方平为副宰相,显然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这是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要带领国家走出财政危机,张方平是不二人选。
而且令王安石感觉到莫名其妙的是,司马光为何会反对张方平呢?
按理来说,司马光应该会支持张方平才对,因为张方平的很多政策主张,其实跟司马光很接近。
比如,他们都反对官府单纯依靠增兵来加强军力,认为这是徒劳的;他们都主张改善财政状况,必须从节流入手,而不能一味增收税费压榨老百姓。
王安石道:“这是为什么呢?”
李管家笑道:“据说是因为司马光说张方平是个小人,而且还拉上已故的包龙图包大人弹劾张方平的折子,据说张方平涉及侵占平民之财,不过这事老奴也不知道,若是老爷想知道,老奴去街面上打听打听。”
王安石点点头:“还有其他的么?”
李管家点点头:“倒是有,不过是关于一些年轻人的事情,也不知道老爷感不感兴趣。”
王安石还没有说话,王雱抢着说道:“最近似乎有个叫陈静安的,似乎很有名?”
李管家哈的一声:“少爷您也听说过他?”
王雱点点头:“听说过几嘴,但江宁离汴京城太远,却是有些语焉不详了,你给仔细说说。”
李管家看向王安石,王安石点点头。
ps:今天去了医院,脑壳疼得很,回来之后勉强码了一章,明天再更新吧,明天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