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爱护(2/3)
我说这是一种预感,根据是经过长达半月的冲击后,暹罗的抵抗已经到了极限。而向国际货币组织的求援又被拒绝了,我就猜测,会在这一两天。我给了操盘手准备了三亿的本金,让他分三天投入,已经做好亏损两亿的准备。没想到运气很好,第一天就成了。”
乔安邦有些不信,道:“就这么简单?只是一个预感,就敢投入三个亿?你这和赌博投机有什么区别?国家让你把钱转出来,是让你来赌运气的?”
张青道:“老实说,我在金融上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不多,说赌一把,并没冤枉我。但对于形势的估测,我有稍许自己的心得,比较自信。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我需要足够的金钱,投资亚洲的电影院线。我希望能在好莱坞冲击全世界文化产业,同化全世界文化的时候,能够为保证中华文化薪火传承不灭,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乔安邦点了点头,道:“你的作为,我们都了解过,比较有志气,这很好,也是给你开绿灯,让你能把那么多钱转出来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不能稳扎稳打的干?就我所知,你的各个产业都在飞速发展,而且发展的都非常不错,盈利丰厚。不投机,花个年时间,也足够你做出一番事业了。是不是年纪太轻,所以太急躁啊?”
张青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两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再想迅速发展壮大,几乎不可能。”
许多老人都很意外,老者身旁一位面色很严肃的老人点名道:“张青是吧,你的论文我有看过,大概也是这么说的。不少人批评你这是在标新立异,为新政策吹捧,没有做学问人的风骨。分明是一地狼藉,满目疮痍了,你居然还在大唱赞歌,说什么黄金时期。骂你黄口孺子、心术不正的也不少。但现在看看你的实际操作,你好像还真是做到了,让人无话可说。
我让经济政研室仔细研究过你的企业,得到的结论是杜鹃的奇迹,难以复制。因为你的产业核心是文化二字,可是文化这个东西,并不是谁做都灵。只有文化内容做好了,你那些周边工厂才能大火。
你能不能说说看,这两年到底是民营企业的黄金时期,还是只是你个人的黄金时期?
真的有共性么?还是只是个例。”
张青道:“周老,我是学社会学的,也读过经济社会学的书,其中就有周老您的著作……”
周老奇道:“我还没有出过书啊。”
张青忙道:“是有人整理了您在经济会议上的一些发言稿,集成的书,在华清图书馆就有。”
周老严肃的脸上露出笑容,道:“华清图书馆里的?哦,那就没事了。我也是老华清人,还是你的学长。那你就更该好好说说看了。看到你这样的年轻人,取得这样惊人的成就,我就知道我们这些老家伙是真的该学习了,不然落伍太多。”
张青惭愧的谦虚了几句后,说正话:“我记得读您的经济学观点时,有非常著名的一条:就是让知识转化为经济动力,是刻不容缓的,也是当务之急的。我认为这句话,价值万金。”
“怎么个价值万金法,说详细点,直接说知识怎么转化为经济动力!”
中间老者笑眯眯问道。
张青道:“每个国家的科研研究资金的数量都是年年增长的,发达国家如此,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如此。哪怕国家再紧张,但在教育上,尤其是顶尖的大学教育投入上,我们从不吝啬,很舍得花钱。但是,发达国家的科研投入,并不是无偿的,是要求有一定成果的,甚至会细致到每个阶段必须要出成果,才会继续资助。因为这种制度,所以投资人往往能取得巨大的回报,他们的科研成果专利发明转化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到六十。
他们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了生产力,大大的促进了创新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