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公爵之论(2/4)
但其实是四处冒烟,千疮百孔,根本不算太平。”
众人听得都点头称是,心中对于天下大势也逐渐明朗起来。
沈墨也听得若有所思,点点头,示意于成龙继续说。
毕竟老人家的经验见识很多时候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么多的势力,无论是跟脚还是利益诉求,起事动机都各不相同。不像元末的时候各路义军大部分都是红巾军出身,所以能够共尊小明王为主,共同抗元。别说拧成一股绳了,彼此之间互相攻伐都是司空见惯的。
这是主公必须站出来的第一个理由,因为主公要成为天下反清势力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只有主公站出来了,天下各路反清义军才会前来投奔,共襄大事,主公的实力才会更加快速的壮大。”
“第二,经过衡阳之战,数万清军溃败,满清顺承郡王勒而锦被俘。经此一战,主公的就算想低调也不可能了。以我对康熙的了解,他一定从此战之后正眼看待主公,将主公列为眼前大敌,对主公的重视程度甚至会超过吴世蟠。
所以可以预见,他一定会大力整顿军备,编练新军,用来对付主公。所以,主公此时升格,一来能够旗帜鲜明的反清,二来也能聚集更多的力量一起来应对满清即将到来的打击。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凡事利弊并存,主公升格之后,虽然能够聚集人望,收拢天下反清势力,但是也会使得主公成为清廷的主要敌人,以后会迎来更猛烈的反击。这一点是我们必须想到的。”
于成龙一番后说的深入浅出,有条有理,众人听得频频点头,沈墨也心中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得于先生相助,是我的幸运啊。”沈墨由衷赞道。
说实话,他虽然之前当过老板创过业,也平时挺喜欢看书,但是毕竟以前的格局太小,纸上的东西又是得来终觉浅,很多事情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一知半解,朦朦胧胧。
就拿升格这件事来说,他只是觉得该升格了,但是却没有想那么多,没有去想升格后到底会带来那些好处。
但是被于成龙这么一分析,脑子里以前很多没有想过的东西都冒了出来,因此才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那于先生以为,这次升格是升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沈墨继续虚心请教。
于成龙显然心中已经有了腹稿,略微沉吟后道:“主公如今以总镇之名自称,显然已经不够。但是如果直接称王的话,却有点操之过急。毕竟主公现在的地盘还不算太大,如果贸然称王,反而会惹来许多非议,让人嘲笑。”
沈墨点头赞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个朱承平已经用他死成功的创造了一个笑话。”
众人见沈墨又把朱承平拉出来鞭尸,都大笑起来。
气氛一时很是欢乐。
戴文胜插话笑道:“这位‘楚王’殿下最大的价值看来就是给主公贡献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榜样。”
这话又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于成龙见状再次感慨沈墨麾下这氛围是真的很舒服,让他本来还有些复杂的心绪又开阔了一些。
等待众人笑声停止,沈墨看向于成龙,示意他继续说。
于成龙接着道:“自秦统一之后,历朝历代所封爵位都是比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国君爵位册封的。《礼记.王制》规定: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看着众人脸上都有些不解的神情,于成龙简单解释了一下上面这句话的大概意思。
按照周朝分封制度,中央王国位于中间,为王居之地。周边为邦国封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