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夫之(1/4)

目录

石船山,位于衡阳城南二十里外。因为山形如同一艘倒扣的小船,所以得名。

从山脚上沿着山路往上走上两三里山路,拐过一片茂密的竹林,就能看到一片房屋坐落在半山腰。

这些房屋全部都是非常简陋的木头和茅草泥巴建成的茅屋,被竹子扎成的篱笆围了一圈,就变成了一座小院。

这里就是王夫之隐居的地方。

王夫之少年成名,年轻的时候才名就传遍了天下。

彼时的他神采飞扬,踌躇满志,满心想做出一番事业,赢的生前身后名。

只可惜当时的大明已经风雨飘扬,摇摇欲坠,王夫之再有才华,也不过是一介书生,根本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将士倾颓,满清铁蹄践踏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山河破碎。

崇祯十六年,也就是1643年,张献忠的大西军攻克衡州。

张献忠的部将艾能奇招纳地方贤才,知道了王夫之的才名后,为了让王夫之给张献忠效力,所以将王夫之的父亲抓起来当人质。

但是王夫之根本看不上张献忠这种草莽屠夫,所以用刀刺伤自己的脸和手腕,满脸鲜血去见艾能奇,说自己有伤在身不能效力。

艾能奇一看这位是个狠人,也不能强迫,只好将他父亲释放。

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自挂煤山的消息传到后,王夫之很是悲愤,作《悲愤诗》一百韵纪念。

顺治三年,也就是1646年,隆武帝在汀州被清兵所杀,王夫之又很悲愤,续写《悲愤诗》一百韵纪念。

顺治四年,清军攻克衡阳,王夫之的父亲,叔叔,叔母以及二哥全都死在了战乱之中。

临死之前,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叮嘱王夫之一定要抗清到底。

这让王夫之非常的愤怒和痛心,所以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抗清的大业当中。

但是他一个文人,再有才华,想要在这乱世之中做事就必须去依附于那些实力派。

在此后的二三十年当中,他在天下各地来回奔波。

前后投奔了弘光朝,隆武帝,甚至还曾经将希望寄托在大西军将领李定国身上,但是随着这些人的失败,他也逐渐变得心灰意冷起来。

康熙元年,也就是1662年,听到了永历皇帝以及李定国等人的死讯后,他心如刀绞,彻底的失望,又续写了《悲愤诗》一百韵以做纪念。

从此以后,他就隐居在这石船山,闭门不出,专心的著书立说,整理自己前半生之所得,编撰成册。

康熙数次派人征召他入朝,他都是坚决拒绝。

吴三桂占领湖南,在衡阳称帝的时候,也曾征召过他。但是他对于吴三桂这种降而复叛之人根本没有好感,所以也坚决拒绝了。

此时的王夫之已经六十岁了。

若是按照原来的轨迹,他还有十二载春秋可度。

小院里面,一个留着发髻,发髻上插着竹子削成的簪子,身穿青色直缀,头发稀疏灰白,但是腰板却挺的笔直的老人正手捧一卷薄册坐在竹子编制的椅子上认真神情时而激动,时而蹙眉,时而沉思,看到精彩之处还会动情的击节叫好。

这个人就是王夫之。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同样留着发髻,身穿直缀的中年男人。

这个人叫做唐端笏,是王夫之中年时期收的学生,已经跟随了将近二十年,是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学生。

唐端笏佩服老师的才学,又敬重于他的气节和人品,所以一直侍奉在王夫之身前,一直到他离世。

他看着自己的老师不断变换的表情,终于忍不住出声道:“老师,这本册子文字粗陋,内容简略,而且其中颇有臆想之论,您为何看的这般投入?”

王夫之闻言将目光从眼前的册子上移开,看向自己的学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霍爷,夫人又去天桥摆摊了 游历万界的永生者 亮剑之敢死营 我在古代当名师 奋斗在大明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灵气复苏:我家校花杀疯了! 九劫剑仙 溯流文艺时代 妖怪都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