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孙权其人(1/2)
巴东郡,永安(秭归)
刘禅等众在陈到的迎接下,入住阔别十年的狭小的永安宫,往昔老刘谆谆教诲的话语浮现于刘禅脑海中。只可惜相处过短,无法从他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又思量起当时托孤之景,刘禅不禁有些惆怅起来。
十年前,老刘将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大汉交给自己,彼时那个大汉内外交困,地不过一州之地,国内人心思异;十年后,自己带着兵强马壮的大汉来到这里,此时这个大汉地辖三州,甲胄之士十余万,军威赫赫。
老刘若是看到此景,不知会作何感想!
刘禅抚摸着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木栏,十年过去了,木栏已被岁月与风雨侵蚀得干裂。而自己却已经步入壮年,处风华正茂之时。
在身后陪侍的陈到以为刘禅不满永安宫的简陋,说道:“陛下,永安宫自先帝驾崩后,朝廷为节省用度削减开支,便不再维护永安宫。上月,陛下欲赴盟,臣便派人维护永安宫,时间短促,若有不足,请陛下恕微臣失职之罪。”
刘禅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笑道:“朕非享乐之人,陇右风寒、行军之劳朕也颇之。今能有永安宫居住,已是甚好,何必多求。”
闻言,陈到愈发恭敬,他虽处东陲,镇守秭归,但对朝局亦是关怀。对于眼前这个陛下所作所为,甚是佩服。今日得见,果如传闻中一般。
刘禅沿着木栏,眺望江面,问道:“陈卿驻永安已久,不知岁有几何?”
陈到拱了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于建兴四年(226年),上丞相准备北伐逆魏,欲移军汉中,命臣接任大司农(李严)。臣便率白毦兵驻守永安,以来六载也!”
白毦兵顾名思义,军士装束皆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记。
当时老刘入益州,招兵买马,让人招募来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将士成分复杂,有来自牦牛羌、青衣羌、白狗羌等部民。届时还没有白毦兵之名,士卒也没有负毦这个传统。
后来有一天,当初手艺人老刘在军中无聊,有人将牦牛尾献给老刘。编草鞋技术还在的老刘,顺手将牦牛尾结毦,再加上益州蛮夷负毦作为装饰的习惯,这支招募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便命名为白毦兵。
只可惜这支士卒过于精锐,人数不多,当初诸葛亮还让李严在当地招募些巴地精锐蛮夷充实白毦兵。
刘禅拍了拍木栏,感叹道:“猛将锐士空居永安六年,实为可惜。不知陈卿可有为此而叹乎?”
“臣不敢,汉吴虽长久平安无事,但永安亦是重要之地,不可不备。故臣随军北伐,亦或者居此镇守,皆是一般紧要。况且无论何方皆是为国效力,岂能因此而叹!”陈到正色说道。
刘禅哈哈大笑,夸赞说道:“陈卿有如此之言,可使大汉东陲无忧也!”
顿了顿,刘禅意味深长地说道:“卿虽久居此,但终有卿有扬威之地。”
闻言,众人脸色皆有不同,莫非陛下欲……
刘禅扫视众人一眼,好似知晓他们的想法,浅笑说道:“此次与吴主赴盟还需叔至护卫。”
“臣自当如此!”
刘禅转身眺望滚滚而逝的长江水,问道:“吴主到何处了,吴人可有通报?”
“启禀陛下,吴主已至西陵三日有余,以待陛下告知会盟之地。”陈到说道。
刘禅有些惊讶,没想到孙权会提前到这么久,这态度倒是少见,不似大汉过错,而是他为过错方,这倒是有些奇怪。
刘禅目光落到邓芝与廖立身上,问道:“伯苗、公渊常出使东吴,晓知吴主为人性格。不知你二人以为吴主此举意欲何为?”
二人闻言抚须沉吟良久,邓芝说道:“臣以为吴主年少之事可观吴主为人。”
“何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