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教育为本(2/3)
李将军之命,似小老儿这等家境,不用去当兵,否则的话,怕是得孤幼妇孺为依了!”说起这事来,里长不由的黯然。
听到这话,李信也不由的沉默了一下。天灾人祸从来都是无情,战乱之下,有多少无辜百姓,似这家人一样处境呢。
看了看那几个在一起玩泥巴的孩子,李信心中有些触动,沉吟了一下之后,问道“我看这几个小家伙年龄不一,有两个看起来似乎都十一二岁了,为何在此闲耍,不送往塾中上学呢?”
“客人说笑了!我等平民之家,哪有什么资格读书识字呢?那是只有豪门大姓才有的资格。再说了,就算是有人愿意教,以我们的家境,也交不起那些费用啊!他们年纪渐渐大了,日后便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早些继承家中事业,那才是正理!”听到这话,里长不由的笑了起来,似乎在听玩笑话一样。
“是啊!这个时代的人,读书乃是上等人的生活,一般的人上哪里学习去呢?即便是有出身贫寒的学者,怕是也得如王猛那样,自学成材方可。但这世间绝大部分的人,可不都是像他们这样么,小小年纪,便开始接触生活,开始得为将来接过父母的担子作准备了!”对于这个答案,李信不由的感到一阵难过,心中想道。
这个年代,种种的客观因素加在一起,造成了普通人想要念书的困难。世家豪族想要掌握权力,想要永远居于人上之人,自然而然的便会明里暗里打压普通百姓想要学习的权力。
而纸张的造价成本,便又让知识的传播变得困难。一本书的价钱变得那么高,一般人谁能够消费得起呢?如果消费不起,还谈什么学习!
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之时,自然可以以国家的力量来做到这一点。但此时天下纷乱,大家都只顾着争权夺利,争夺地盘为自己称王称霸,有限的资源都投入到战争之中去了。
谁还会记得老百姓读书这件事情呢?也许等到天下初步平定之后,才会有人想到这一步。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在李信看来是一点也没有错的。
汉代之时便已经是设立了太学等学府,各地也有私塾,但那都是太平年间的事情。如今的江左也有太学,但却时常因为战乱等原因,或停或撤。
总之,这件事情本来便是要有毅力有恒心才能办的事,想要培养人才,必须从长远着手,从现在抓起才行。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恐怕这个时代没有人会比他更加明白读书育人的重要性了。
“看来,我是得从这个方面下手才行了!一旦自己培养出了大把的人才,对于日后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想到这里,李信不由的暗自下定了决心。
又坐了一阵之后,李信便告辞而去。不过,临走之时,他让人送了一块肉脯给里长,也算是答谢吧!这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正好用得上。
离了高陆县之后,李信继续向前而去,前面便是万年县了。而出了万年县的话,再往前去便是冯翊郡地界。
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李信与路边务农的百姓交谈过,与村子里面的老者闲聊过,就连一些小孩子,李信有时候也会问个一两句的。
总的来说,华山军在关中各地百姓的心中,形象非常的正面。尤其是他李将军,这地位非常的高,大家对他几乎都是赞不绝口的。
这对于李信而言,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也更加坚定了他为百姓谋福的想法。
由于是微服私访,所以,这一路上能够见到许多之前见不到的事情。没有人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他要去干什么,就在这关中各处,他混迹于人群之中,看着最底层百姓们的平常生活。
这一天,他带着六子他们,来到了新平郡。这个郡经过调整之后,如今已经是有六个县了。其地域横跨了子午岭南部,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