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图书馆之行(6.8k)(4/5)
上海佛斯书店的创始人了?
徐云之所以会对海佛斯书店有印象,一来是因为它是剑桥镇最古老的书店之一,名气很大。
邵洵美还和徐志摩、徐悲鸿在这家书店里面过基,称其为‘海法书店’。
二来么......
则是因为一篇文章。
没错。
又到了鞭尸《意林》的时间了。
依旧是徐云读高中那会儿,他曾经在《意林》上读过一篇文章。
名字叫做《剑桥的书摊》。
书中称。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也就是19001940之间。
在剑桥大学的书摊上,人们总能见到一个口含雪茄,留了一撇小胡子,面带笑容的人。
他就是书摊的主人台维。
台维先生的书摊在剑桥摆了40多年,因为价格便宜,书样丰富,有许多教授和学生曾光顾过这个书摊。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他与台维是莫逆之交,甚至帮忙台维在讲课中直播带过货。
台维生前学校还曾专门为他举办过一个盛大的午餐会,师生们反他敬为上宾。
感谢他的“永恒而伟大的知识”。
文章最后感叹。
懂得尊重小人物的民族,才能够出现杰出的大人物,接着又是一系列的自我反思。
但徐云在到了剑桥之后才知道。
虽然台维不像之前的亚历克斯·达乌提一样完是虚构的人物,但真正的原因却也和文章所说的截然不同。
这个所谓的‘台维’先生其实真名叫做古斯塔夫·大卫,也就是david,说是戴维也行。
台维这个词带有很强烈的早期翻译色彩——没错,最早提到他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邵洵美。
但邵洵美只是提过此人的名字而已,剩下的内容都是《剑桥的书摊》这篇文章的作者添加的情节。
大卫书店确实为剑桥贡献了不少藏书,2022年的剑桥图书馆中大约有一千本左右的书册是购自大卫书店的原本,但这位老板压根不是什么小人物。
古斯塔夫·大卫是一位从法国搬到剑桥的书商,1860年生人,时间是没错的。
不过他没长胡子,同时因为肺痨的原因也不抽雪茄——照片在大卫书店一进门就能看到,有点像剃了胡子的狄拉克。
所以这在人设上就和文章有出入了。
其实呢。
古斯塔夫·大卫是一位法兰西的贵族后代,他在刚到剑桥的时候,立刻就给基督学院捐赠了5000英镑。
按照之前提到的购买力换算,大概现在的四百万上下吧。
另外邵洵美买的《莎士比亚集》售价为3.5英镑,比当时的大众价格贵了20,价格也一点儿都不便宜。
他最开始做的生意算是掮客,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家族渠道,售卖高卢和尼德兰出版的翻译作品。
这在互联网购物还没出现的当时,解决了很多剑桥学生的阅读诉求,这才有一堆剑桥学生会光顾他的商店。
同时他还专门销售剑桥大学研究生的手稿,每一本都有作者签名,为那些合作者带来了不菲的外快。
所以才会有学生们举办宴会,‘敬为上宾’、‘感谢他永恒而伟大的知识’的这么一回事。
至于他和凯恩斯能扯上关系,则是因为这家书店的位置在凯斯学院大门的斜对面。
另外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还吐槽过大卫书店溢价的事情。
因为凯恩斯是靠着数学及古典文学奖学金才能继续大学学业的,学生时期穷的跟网络写手似的,对于这种溢价书商自然是极其厌恶。
结果到头来倒好,凯恩斯和大卫居然成莫逆之交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