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走进不科学

第七百九十四章 推演结算(上)(4/4)

目录

更好,所以这些功勋多活个几年倒也合理。

因此除了几位先辈都寿终正寝之外,真正让徐云感到欣喜的还是.....华夏理论物理学界的发展。

当初徐云推动元强子模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华夏理论物理界能够赶上应用物理的脚步,从而具备一个两条腿走路的正常能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徐云在副本中布下的最重要的一条线。

如今看来....

这条线的发展和他预计的出入不大,兔子们确实通过元强子模型取得了基本粒子的话语权。

同时赵忠尧和王淦昌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算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了——不管诺贝尔的其他分类有多追求政治正确,至少在物理学这块,它依旧是业内的最高荣誉。

总而言之。

这三位的推演结果也算是弥补了一些后世角度看上去的遗憾,嗯,除了李觉的蛮力型领导......

随后徐云继续看了下去。

初始线:

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津门芦台,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华夏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绰号大于。

1949年

于敏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后调入二机部九院从事核武器研究,独立推导出于敏构型,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氢弹理论问题,是我国氢弹顺利投产的核心人员之一。

2019年1月16日,于敏逝世,享年93岁。

副本线:

为尽量让面壁者的‘任务调动"显得真实,组织方面于太上项目结束后成立了二机部404所,于敏为第一任所长。

404所的主要职能为现有武器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对未来武器的空想蓝图进行规划分析。

面壁者回归七年后,404所第一批优化方案出炉,国防科委根据此套方案生产出了华夏第一枚射程达到2万公里的无死角洲际弹道导弹东风π。

看着这段推演结果,徐云的眼中忍不住浮现出了一抹敬佩。

不愧是大于啊......

众所周知。

地球的周长约为四万公里,也就是如果导弹的射程达到两万公里,几乎可以覆盖地球的任何位置。

不过由于当前国际社会中真正能够形成相互核威胁的国家主要位于北半球的缘故,大多数国家的洲际导弹射程也就在1.5万公里左右,2万公里的射程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啥必要性的。

但是没必要归没必要,这种射程听起来还是很刚猛滴......

随后徐云继续看了下去:

在完成了对洲际导弹优化后,404所又将战略视角投向了核能源领域

1999年,于敏亲自论证、设计的华夏首台机甲‘女娲"正式

徐云:

我叻个槽?

我看到了个啥?????

读者群开了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东京,开错外挂 娱乐:从反派开始的影帝之路 旧春闺 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超凡:从恶魔开始 我行走于过去,延续未来 怪力美人她在娱乐圈封神 我,黑暗巨人!善心大起 寒门枭士 薄情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