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解危(下)(2/3)
左右与刘祈初见面,刘祈于之印象不错,若能助之,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果然,一听刘祈之身份背景,门楼之上,迅速小声议论。
还是方才那出声之人,其抱拳道:“原来是刘县君当面,我等于刘县君闻名久也!
只是族内规定……”
刘祈此时已经下马上千,向门楼上回礼道:“想必阁下即为子正所言之翁公,请翁公放行,晚辈今日来此,诚有事关翁氏安危之事相商。
此行我与子正踏入即可,扈从便留于外面!”
刘祈如此识趣,翁尚也不愿得罪,爽朗一笑道:“善!来人,再为刘县君随行众人,送去吃食!”
待踏入坞堡后,翁尚亲来迎接。
其人年有五旬,体格宽大,精神抖擞,留有长髯,一双眼睛甚为深邃。
于刘祈之名,作为临近泰山郡临近之益国人,加上翁氏与琅琊、泰山郡,甚至远到东海郡,皆有贸易来往,故翁家人中,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听过“刘祈”之名。
外甥王楷告之,翁尚愿有些怀疑,是不是有人冒充,毕竟岁春时,以刘祈之部,斩杀大道昌豨之事,通过商贾之口,传入益国时,其人尚为昌虑长。但转念一想,其人既然为郡中推举为孝廉,这次往来寿光,只怕是履新。
亲眼看过后,虽说刘祈面容因行途晒黑,可一身气质,难以遮掩,翁尚暗道:好一个青年俊杰!
入内后,翁尚邀请刘祈于庭舍相坐。
只是寒暄一刻钟时间,刘祈便直接开口说道了其间情况。
如他与王楷,于途中所商议,一是借粮,二是他打算借人!
以请翁氏调动,借粮是打算解得寿光城危局后,维持民心稳定。
人手不够,借人则是为了解决危机。
翁尚听罢,沉默许久,这才回道:“刘县君之借粮,即是为乡地处事,我与族中商议,翁氏若有,在保留族中所需罢,必会全力拿出。
至于人手,这两年来,不少族人南下避祸,男丁日少……”
王楷发现大舅翁有推脱之意,忙道:“大人当知,刘县君借人,只为羊装朝廷大军,虚张声势,以解决寿光城遭围势态,并无直接作战之意。
一切顺利,于各大户人马召集后,要不了两日,即能平安归来。
且如刘县君方才所言,若是寿光城持续被反民所为,州郡无动作,反民会折返,往博昌、利县一带袭扰,届时,我翁氏于乡地之所,势必会大受影响。
若是引起更大民乱,那将永无宁日。
翁氏于风暴之中心,或有倾覆之危。
此为外甥之见,还请大人明见!”
王楷丝毫不在意自家亲舅舅那越来越黑的脸,论起时局,他声音沉重。
此次民变,主因乃是灾荒引发而成,反民中,多数为妇孺老幼,若是知晓朝廷大军来剿灭,多会不战而逃。
刘祈打算以数百人,以旗帜伪装成千人之部,正是借助反民惧怕之心,也是他借人之因。
此计兵行险着,不得已而用之。
于此,王楷于坞堡外,在听得刘祈此办法后,却是赞不绝口。
翁尚瞥了眼外甥王楷,心叹一声,连他自小看大之外甥,也是胳膊肘往外拐,这刘希德果真有魅力。
接着他望向桉几处,坐姿笔直的刘祈,道:“这样罢!我翁氏能出百人,此亦为极限。
但如刘县君之保证,还望能将之皆数带回,此亦为我翁氏之仅有之安男丁也!”
刘祈心中一宽,起身一礼道:“但不负翁公托付!以翁公救得寿光城之恩义,祈且记下了!”
约定好后日一早,他会来接,即离开翁氏坞堡后,刘祈又同王楷,往寿光和益国各乡地内,其他几处豪族坞堡内拜访。
足足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