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敦煌(3/5)
些缠回俘虏为奴,把一些缠回女子给他们做妻妾,又把夺取的一些牛马等分授给他们。
让他们建立起屯堡、屯庄,为大明守住这些绿洲。
先锋军抢掠的那些战利品,皇帝也没有追究,还鼓励他们把家人、族人接来,来了后也一样分田授地。
当朱以海率御营禁卫抵达敦煌的时候,这里很热闹。
有西域各汗国的汗王、台吉们早已经先一步到来恭候皇帝,也有叶尔羌国的使者,还有先锋军和他们已经迁来的家卷等。
党河穿过敦煌城而过。
黄沙漫漫,敦煌城堡外,到处都是连营帐篷。
汉唐时这里曾也是佛教中心,是各方朝。
之地,贸易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沉寂多年,如今皇帝西来,诸汗来朝,再次热闹起来。
汉唐的西域辉煌文化,居然要从敦煌石窟里去寻找点滴了。
敦煌城南的鸣沙山东麓断崖的那些石窟,历经千余年,见证了这里多少的兴衰。
汉人来了,又消失了,如今又来了。
“鸣沙山石窟里的壁画、佛像等好好保护起来,那些不仅仅是佛教的东西,也还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留给后人吧。”
也许将来蒙古人不用跑去藏熬茶礼佛,可以直接来敦煌朝呢?或许将来也可以让这里成为西域中亚恢复佛教的地,让西域各族色目人都来此。
“敦煌土地肥沃,物产饶多,先锋军驻屯耕守,朕也另调御营驻扎防守。”
明朝曾把敦煌视做为偏僻边陲,人稀路回,比之岭北荒恶尤甚至,将此放弃。但在朱以海看来,敦煌是前哨地,是绝不能放弃,不可多得的西域绿洲。
这里的定位,就是连接西域的桥头堡,先锋军改为屯垦团,然后再调御营驻防,屯垦团发展农业,也可以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以农业供给驻军和商贸。然后发展贸易,甚至是手工业、矿业林业等,前途还是会很不错的。
为了能够让这里尽快恢复,朱以海甚至还调整了对的一些政策,把一些俘虏分给屯兵做农奴。
同时对驻扎在这里的御营兵士,更分给更多的田地,给更多的奴隶。
“敦煌是甘肃四大绿洲之一,可供种粮的土地有五十万亩左右,可供种果树的林地也还有十万亩,另外草地也还有不少,可耕可牧,且处通西域之要路上,是块宝地。”
发源于祁连山脉的野马河、党河从东南经敦煌(沙州)注入疏勒河,往东北而流,把几大绿洲串连起来,安西州(瓜州),玉门。
疏勒河也是发源于祁连山脉的河西走廊第二大水系,以前曾经注入罗布泊,都说水往东流,偏偏疏勒河是条往西的倒流河。
日月往西,水流往东,疏勒河却也与日月一样往西,最终消失在大漠中。
一千余里的疏勒河,在关西却是条流金淌银的河,是它灌既了那一个个绿洲农业区。
巍巍祁连雪,滚滚疏勒河,月牙泉边皇帝遥望着远处的那接天连营,那是西域、漠北各汗的人马,就连远在里海北岸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汗和夷播海以西的哈萨克汗国使者也都来了。
这次皇帝西巡敦煌,针对绿叶尔羌的大战一触即发,整个中亚地区都在密切关注着,甚至不安紧张着。
河中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波斯的萨非王朝,以及天竺的莫卧儿帝国,以及来自费尔干纳盆地的乌兹别克人明格部首领也派代表前来,他们现在仍属于布哈拉汗国统治,曾经也被叶尔羌占领,但明格氏族首领一直谋求自立。
明格部落是当年原金帐汗国南迁至河中的乌兹别克人的一支,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都自称是乌兹别克英雄昔班尼后裔,布哈拉曾经实力最强,但到此时,也已势微,其实际支配领地也仅剩下首都所在的河中地区一部份。
在费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