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发落(2/3)
是有心要保十皇子,毕竟是亲孙子,虽说皇家无亲情,可那孙子到底是她看着长大的。
十皇子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在太后看来,肯定是受了其余世家子的撺掇,便也以此为由,要求皇帝轻惩十皇子,好给大皇子、卫淑妃,以及卫国公府留些脸面。
皇帝当时没说话,可当太后随后听说,弘远帝竟顾自做主,将十皇子贬为庶民,赐鸩酒一杯处死之后,太后娘娘受刺激受大了,自此躺在床上再起不来身。
据太医诊脉说,太后娘娘多次受惊,此番已有中风之兆,若是不能安心静养,接下来情况怕是不大好。
太后去静养了,十皇子被赐死的命令到底是收回了,只因为卫淑妃哭天抢地在弘远帝寝宫前跪了两天两夜,直到疲劳过度、身心受损昏迷过去,又有大皇子和早已年迈的老卫国公跪地请罪,看在这几十年的夫妻情分上,和老卫国公为国鞠躬尽瘁几十年,兢兢业业的办差的份儿上,弘远帝到底收回了成命。
然则,十皇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到底还是被贬成庶民,另,将十皇子押解到皇陵守墓,终身不得出。
十皇子连夜被禁军押送出京都,至于其余参与谋反的世家公子和朝臣子嗣,却没他这么好命了,虽没有被诛灭九族,牵连所有亲朋友人,然而,弘远帝也下了“斩立决”的命令,灭了他们一族之人,午时三刻在菜市口行刑问斩,秦王亲自监斩。
这场叛乱中,另有两人侥幸逃生,一人乃是显国公府的世子爷陈显,另一人便是左相周正道的四公子周世锦。
这两人之所以能活命下来,一来是因为陈显乃显国公独子,他至今未成亲,更别提为显国公府延续子嗣了,弘远帝看在显国公年已老迈,且侍主至忠至诚的份儿上,不忍显国公府绝嗣,饶了陈显一命,却将显国公府的爵位连贬两级,成了显伯府。
至于周世锦,因为左相周正道这些年来在政事上多有建树,堪为一代良相,协助弘远帝处理朝政从未有误,为表嘉奖,且不抄家灭族,只让周正道辞官还乡,子孙后代三代内不准人仕。
据说左相周正道接到圣旨后,当堂哭泣谢了皇恩,但孽子不可留,左相到底大义灭亲,亲自刺死其子,言道“不能留其霍乱世人”,又有自愧教子不当,愿散尽家财,今后广做善事,回归住宅后,愿教书育人以慰皇恩。
整个京都在一夜间风起云涌,在京城百姓闻讯后,私下里悄悄议论皇帝不愧为明君时,又有人赞颂当今天子乃仁君圣主。
其主要表现便在看重老臣,宽待显伯府和左相周正道的事情上。
其实这些百姓还是很疑惑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左相确实堪为一代良相,这些年来在民间声誉极高,他被陛下宽恕,没有诛族乃是人之常情;且左相也确实公正严明,虽然他教子无方,让四公子犯下谋逆之罪,但是,左相后来可是大义灭亲了。
这样申明正义的好相国,在百姓们看来,哪怕皇帝给他再大的恩惠,都是值当的。
但是,左相且还罢了,他这些年来的功绩,足够保全全家性命,留一个善终,可显国公府又是凭什么?
难道就因为陈显是独子,就因为他是勋贵子嗣,就合该从谋逆大罪中从容脱身?
陛下不诛灭显国公府一族且还罢了,竟只是简单的降爵,就将陈显谋逆一事糊弄过去,且还没有剥夺他身上的世子之位,也没有下令他今后不得入朝为官?
呵,呵呵,才说陛下是明君圣主,可是陛下竟如此区别对待十皇子逼宫案的主力陈显,他是眼瞎了么?
京都百姓未免愤愤不平,可也只是敢在心里暗自嘀咕,却不敢说出口来,他们好奇的不得了,然而,京都的勋贵府邸,比他们更好奇。
在京都的勋贵们看来,弘远帝是绝对不待见他们这些根深蒂固的老派豪门的,只因为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