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00翻云覆雨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千头万绪(求月票)(3/7)

目录

伤害还要严重。

这个假设让庄虎臣汗流浃背,而这一切并不是不可能的。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的,国家、国家,国民的家。一旦国民都背弃了这个国家,国家也就不存在了。

梁启超也说现在的世界,比的不再是国家与国家的实力,而是国民与国民之争,国民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国家力量的强弱。国民的素质取决于政府的水平,一个靠愚民维持生存的朝廷,又能指望国民的素质有多高呢?

庄虎臣想起梁启超,心里就不舒服,自己接了梁启超的电报,就放了光绪一马,结果过了两个月了,他还在日本没回来,当时自己饶了光绪的原因就是看了梁启超的电文:光绪无罪 ,赦其收维新同志之心。

现在光绪安然无恙,而梁启超归来则遥遥无期。维新同志也就罢了,尤其是康有为之流,除了添乱,不会有什么建设,庄虎臣最渴望见到的就是梁启超了,一个梁启超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一万个光绪也比不上。

杨士琦从北京又刮出了三千多万两银子,仅仅从庆王家就搜出了两千多万,庆王家真是富可敌国啊!这下好了,替庄虎臣攒了半辈子银子,还落了个大贪官的下场,真是不合算!

庄虎臣见到这笔钱,心花怒放,最近他的经济状况很不好,财政已经濒临破产,最近一段就是靠着从慈禧那里刮来的两千多万两维持着,各地督抚嘴上臣服,但是都希望只交兵权,不交财权和人事任免权。如果地方财政不能由中央控制,中华帝国就是个空架子。现在的事情千头万绪,没有钱怎么行呢?

庄虎臣只好用官职换权力,把张之洞、袁世凯、岑春煊、鹿钟麟,连自己在兰州时候最讨厌、经常和自己捣乱的原陕甘总督,后来调任闽浙总督的长庚都给弄进了新内阁。

地方官员戏称中华帝国首任内阁是疆臣内阁,入阁拜相的全部是大清的督抚疆臣。但是这个内阁是没有任何权力的空筒子,入阁只是有个宰相的名声罢了,实权一点都没有,肯定没有当年干督抚的时候那么实惠。所幸疆臣领袖张之洞是个官迷,一辈子在地方任上转来转去,死活没混进中央,一心就想入阁当宰相,年龄又大了,钱也不缺,就想弄个宰相的名义,将来死了以后墓碑上写起来好看。袁世凯则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庄虎臣、杨士琦对他忌惮以久,袁世凯非常清楚,自己稍有差池,就是祸不旋踵,打又打不过庄虎臣,不如卖个乖。

张之洞、袁世凯都不闹事儿,别的督抚也就只好安安生生的接受庄虎臣的安排,进京当个泥巴佛爷,庄虎臣这才算是把各地的财政和人事权力收回了。

可仅仅是这样,一样是换汤不换药,各地的官员还是原先那些官员,该贪腐还是继续贪腐,庄虎臣也着实无奈,总不能把天下所有的官都免了吧?即使是都免了,也得有人接替啊!

阁臣中别人都是空架子,唯独岑春煊是有实权的,他负责监察,手下的探子漫天乱飞,发现贪官毫不手软,监狱里更是人满为患。老百姓倒是拍手称快,可是这种办法并没有收到实效,贪污的案子依然是层出不穷。

庄虎臣害怕这种风气传入军中,严令军官不得结交地方官员,大军驻扎的地方必须在城外。但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贪污之风在大清的官场是种常态,不是杀几个人就能改变的。

原先,甘肃的官场风气还好,那是庄虎臣以甘肃巡抚衙门的名义,在兰州各个票号、工厂入了股份,每年的分红作为养廉银子发给官员,又派出一批由留学日本的留学生为骨干组成的“廉政委员会”进行监督,这才扭转了甘肃满省都是贪官的局面。胡萝卜加大棒,一手软一手硬,这才摆平了甘肃。

治一省容易,治一国难啊!这么大的中国,到哪里找出那么多受过新式教育的官员?庄虎臣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钱,把全国的官都养的舒舒服服的。

官场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抗日之特战兵王 双城:英雄见证系统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我的老婆是军阀 盗墓笔记 全球高考 鬼喊抓鬼 地狱电影院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活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