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住店吗?(1/2)
在吕进市中转的火车,运气很好,买到的火车票不到半个时就发车了,抵达浙海市的时候,不过下午的3点。
来到一座新的都市,周于峰的心情不由得变得兴奋起来,斜挎着一个布包,在车站里大步走着,嘴硬微微上扬,始终挂着一抹笑容。
从站口出来,一副陌生的场景映入眼帘。
这种逼真的生活景象,让周于峰楞在那里,痴痴地看着人来人往的人群。
东侧停靠着一辆白底红边的电动公交车,在上车处,还站着售票员,乘坐价格是一次一毛钱。
四辆昌河汽车停靠在道路边上,类似于黄色的面包车,正是这座城市的出租车,俗称“面的。”
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提着一个公文包,从车站里走出来的时候,排在最前面的那辆面的急速地开了过去,司机摇下车窗,用蹩脚地英语道:
“HI,you here?”
“颐和酒店。”
外国男人了句中文后,也没有问及出租车的价格,拉开车门就坐了上去。
“您会中文啊。”
司机边笑着道,边踩动油门,向着前方驶去。
同是要打“面的”的一个男人,接连问了好几个司机后,都被拒载了,男人也没敢跟司机发火,抬手看了下时间后,在公交车那边排起了队。
既然是来到了火车站和飞机场这样的地方,面的也就只拉国外友人了,能拿到外汇不,价格还能再翻一翻。(外汇在这个年代的重要性,后期会解释清楚的)
这个年代的出租车司机算是高收入的阶层,在整个浙海市,不足百辆的出租车,每月的薪酬更是达到了二千元。
在这个平均薪酬只有100块钱的浙海市,这样的差距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而在魔都和京都那边更是夸张,玩命跑的话,甚至能达到八千到一万。
夸张到,甚至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达到万元户的级别。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众的红色旋风以及尼桑车队的大量普及,出租车这样的高收入行业才得到压制。
周于峰又看向了街边巷,一些吃摆在巷子里,散发出了淡淡的香味,几个靓丽的身影站在那里吃着吃,而且都是穿着牛仔裤。
倒不是周于峰没有见过世面,而是没有见过这样的80年代的浙海市,那副呆样,活生生的一副山炮进城,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
片刻后,身边响起一道慈祥的声音:“伙子,住店吗?”
“啊?”
周于峰回过了神,顺着声音看了过去,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喜笑颜开地看着他。
关键是,这话有点熟啊,难道几十年就一点都没变?
自然是不会去的,但还是不由得、随口问道:“正规吗?”
“嘿嘿嘿嘿...”
大妈脸上的皱子都挤成了一团,往低拉了拉周于峰的身子,凑到他的耳边低声道:
“哪种的都有,你要正规的还是不正规的?”
毕竟是血气方刚的年龄,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后,周于峰快步离去,往着公交车那里走去。
“神经病!不住店你问什么!”大妈不满地高呼一声,也就转身离开了。
排队的时候,5毛钱买了一张有油皮纸包裹的地图,这样的地图防水,周于峰认真地看了起来。
......
半个多月之前,沈自染接到通知,是被分配到了税务局,便急匆匆地从临水市的爷爷家里,赶回了浙海市。
这也是大学生最吃香的年代,统一给分配就非常的舒服。
这一天正好是休息天,吃过午饭,睡过午觉之后,沈子染打通了出租车的约车电话。
因为出租车非常少的缘故,出行的话,是需要打电话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