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好处(2/3)
地收起来了。
都是种麻的实用小技术、小窍门,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很有帮助。即便是现代人,只要不是干这行的,都未必懂这些知识,毕竟很多人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楚。
这年月的先进生产力,果然还在世家大族手中啊。
马勒戈壁,得挖出来。
“太尉请坐。”邵勋让人搬来胡床,笑眯眯地说道:“不知太尉前来河阳,所为何事?”
“我并非空手而来。”王衍说道。
“当然不是空手而来。”
王衍点了点头,跟眼前这人兜圈子没用,这就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跟他谈实利更好使一些。
于是说道:“朝廷无粮、无钱,绢帛也不多了。唯器械尚有一些,可酌情发放。陈公若要,我便找人督办此事。”
“光靠些许器械可不成。”邵勋不满道:“我来此二旬,只得粟十万斛,这会正从新郑调粮五万,只够撑到八月。况且,这么多百姓还在筑城……”
“筑城之粮朝廷已然发放。”王衍纠正道。
“好,此事揭过。”邵勋说道:“眉子可保证过七月有粮送来。”
“七月亦只十万斛。”
“好,我信太尉。”邵勋又道:“然匈奴大举屯于河上,昼夜来攻,赏赐、抚恤何在?”
王衍有些恼怒了,道:“你就只认得阿堵物么?”
邵勋面不改色地说道:“我只好美人,不太喜欢钱,但架不住儿郎们喜欢。我若无钱赏赐,谁给我卖命?”
“只有三千匹绢。”王衍说道。
“三万。”
王衍差点背过气去,还价有这么还的吗?
在看到邵勋的表情十分坚决后,叹道:“全忠,国事艰难,当相忍为国啊。”
邵勋仔细看了下他的表情,发现好像真的榨不出什么油水了,于是试探性问道:“太尉,我闻洛阳有诸州派去的各色匠人值役,不知?”
嗯?王衍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邵勋一看有戏,顿时笑道:“譬如《种麻子》一书就很好嘛。朝廷若有什么工匠,可否调拨一些来豫州?反正他们现在也闲着无事……”
“铁匠还是很忙的。”王衍说道:“从早到晚,炉火不息,为你等打制器械。伱可知一副铁铠有多麻烦?若非老夫亲眼所见,绝难相信,竟要三四十人花费大半年的工夫,才能制出一领铁铠……”
“铁匠不行,其他匠人总行吧?”邵勋说道。
他现在主要解决辖区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
铁匠、商人、学者之类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一般需要农产品大量剩余才能大面积供养。所谓工业革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农业革命。
有铁匠固然好,没铁匠的话,其他的如织染匠人或者其他什么工匠也可以,最好是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
“此事老夫回去找人议一议。”王衍一听,这个条件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那就一言为定了。”邵勋大喜道。
古代的技术传播是非常缓慢的,甚至掌握技术的人压根没打算传播出去。
就像何曾吃的开花馒头一样,微不足道的饮食技术,却搞得神神秘秘,只在少数世家大族间流传,太离谱了。
这次得好好从朝廷掏一掏,为豫兖二州的百姓谋福利。
他们现在非常信赖自己,愿意为自己拼杀,当然要回馈他们了。
“豫兖二州现在如何了?”看到邵勋那样,王衍也起了好奇之心,问道。
“兖州不怎么样,豫州还成。”邵勋说道:“今年熬到秋收,我打算让人种冬小麦了。”
王衍轻轻点头。
在司州推广冬小麦,曾经是他的一大政绩,为他挣得了许多声望,他对此物非常有好感。
邵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