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出幸文府(2)(2/5)
,他也不敢真的让赵煦扶太久——官家扶一下,这是礼遇老臣。
真让官家一直扶着,那就是目无君上!
官家愿意,御史台也不干的。
维护纲常伦理,这是御史台最基本的职责之一。
于是,只片刻他就躬身对着赵煦道:“官家,外间风大,还请入老臣陋舍……”
说着他就轻轻的松开了赵煦的手。
他的两个儿子,文及甫和文贻庆当即上前,接替了赵煦和文熏娘,同时也在赵煦面前露了个脸。
“臣供备库使、閤门通事舍人贻庆……”
“臣供备库副使及甫……”
赵煦看了看这两个人。
文家人赵煦当然清清楚楚了。
文贻庆,是文彦博的次子,在其长子文恭祖病死后,就是文家事实上的继承人。
他的妻子是郭逵的长女,所以这个家伙是赵煦身边的郭忠孝的姐夫。
不过,赵煦记得他的政治智商好像很低。
在文彦博死后,被章惇等人整的欲仙欲死。
至于文及甫?
就是老熟人了。
同文馆案、粉昆案……
绍圣四大案,文及甫掺和了两个,厉不厉害?
然而,这个人的政治智商似乎也很差。
他在文彦博死后,竟没有利用好自己是同文馆案和粉昆案的关键证人身份,没有积极靠拢新党,然后……泯然于众人。
曾经鼎盛的文家,就此衰落。
心里想着,赵煦就和煦的和这两人笑了笑,微微颔首:“两位爱卿当好好侍奉太师。”
“太师不仅仅是两位爱卿的大人。”
“更是我家的元辅,我朝的长城啊!”
文彦博听着,更加开心了。
文贻庆、文及甫自是恭恭敬敬,在礼数上无可挑剔。
……
“文宽夫这老匹夫,这脾气耍的好啊!”
张方平听完自己家的下人回来汇报的文府情况后,就感叹起来。
坐在他对面的孙固也点点头:“节度所言甚是!”
“这老匹夫,素来油滑,贯会见风使舵!”
当年富韩公将死,却没有派人去请文彦博,反而是司马光充当其遗言见证,并由范祖禹代替富韩公记录遗表。
这说明什么?
富韩公信不过他文彦博,没有将他当自己人!
韩魏公也是如此。
自居相州,不入洛阳,至死都不掺和洛阳的事情。
什么耆英会?什么同年会、率真会?一概不参加,不参与,不知道。
所以,韩魏公和富韩公、文潞公,其实也尿不到一起了。
同样,还有他们两个。
孙固这些年,一直在河阳府养病,偶尔写写诗文,和朋友游山玩水。
张方平自居应天府,整日吟诗唱和,美得不行。
这就是旧党,看似同气连枝,实则各自为政,互相不服。
所以,其实张方平和孙固,现在都很酸。
酸文彦博!
看看人家的地位吧。
守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位在宰相之上,特旨君前减一拜,特旨太师入宫,命宰执起肩舆。
满满的都是逼格啊。
他们两个,就远远不如了。
能不酸吗?
此时,两个满腹柠檬的元老坐在一起,自然没有什么好话。
“文宽夫做梦都想要让他家的孙女,将来当皇后。”
“呵呵!”张方平冷笑连连。
孙固嘿嘿的笑着:“狄咏家的女儿,今年好像与当今年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