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相师出山(1/3)

目录

贡院大门外的高墙前,墙上贴着一排黄榜告示。

开端写着“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会试告示”的字样。

告示前站满了应考的举子,他们一个个像是伸长了脖子的鹅,聚精会神仰头看着告文,生怕错过一個字。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参加会试。

明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五级: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地方县、府两次考试者,成为童生,十里八乡的知识分子。

童生参加地方府、州举行的院试,录取后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只要考取了生员,就算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了,享受一定特权。

秀才往上是举人,需要前往各省的省城参加乡试。

乡试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中了就是举人,地位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里八乡的地主士绅们抢着上门送福利。

不过朝廷对各省乡试产生的举人有名额限制,一般是按照各省的人口,名额少则几十个,多则一百几十个。

总而言之,三年一次的乡试,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

乡试是科举中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一关。

中举人后就有资格做官。

也仅仅是有资格。

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官老爷不退休,哪来的机会?

很多举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当官,哪怕是七八品的小吏。

他们巴不得当官的早点死。

所以大多举人选择继续考,参加最后一级考试,会试!

会试金榜题名后成为贡士,紧接着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面试,然后赐进士出身,直接当官。

成为进士后,外放地方为官,少说都是七品知县起步。

一二甲的进士,在翰林院镀金两三年后,再外放地方,能当知府。

举人和进士的地位,天差地别!

此时贡院前,围着告示的都是举人。

他们有的第一次来参加会试,十分紧张。

有的则是考了不知多少次,头已花白一片。

看着皇榜,竟激动的泪流满面,虽然还没开考。

大明全国六千万人,能走到会试这一步的,只有一千多人,妥妥的万里挑一!

他们骄傲!

一个青年举子声调很高,旁若无人地说话了:“黄榜告示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是金榜,张兄弟咱们去喝酒吧。”

众举子一齐把目光转向了这人。

正是那位富家公子。

这人相貌俊秀,如此寒冷的天气却手拿着一把绢面的折扇,兀自展开轻轻地扇着。

众举子见了无不露出鄙夷的神色。

太能装了!

也不嫌冷!

被富家公子称作张兄的人,面显尴尬之色,轻声呼唤:“方兄......”

富家公子名为方中宪,是方孝孺之子。

他出身大族,自认才华横溢,且父亲方孝孺是翰林院侍讲,与此次会试主考官黄子澄不仅是同僚,还是是至交好友。

因此方中宪十分得意,丝毫没有把众人放在眼里,催着同乡好友张信道:“走吧,哥带你去鹤鸣楼喝酒!”

张信只得随他走去。

鹤鸣楼紧邻着贡院,高矗在街北,下层朱楹青阶一排六间门面。

上层是歇山式顶子,出檐木廊邻着街面,木廊檐前还挂着四盏红纱西瓜灯。

酒楼正中门楣上方挂着一块泥金黑匾,上写着“鹤鸣楼”三个大字。

门匾下,朱高炽面露尴尬地指了指,轻声询问:“皇太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儒道至圣 猎命人 网游之强化大师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这个导演很靠谱 我没想当影帝 我真不想当明星啊 经典从这里开始 天王巨星重新崛起 重生03年,我在互联网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