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各有稻粱谋 第四十九节 共同富裕(1/3)
“现在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细水长流,先搞起来,其实光是比水质,绝大部分地方都差不多,关键还是在于品牌营销,谁先把品牌做起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日后只要不犯大错误,基本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有了做东方红的经验,对于矿泉水这个行当,沙正阳就更不陌生了。
在这个时代,品牌的塑造在很多企业心目中还模模糊糊,甚至被撂在一边,而沙正阳这种过来人,才充分领会得到品牌这种快消品市场中的重要性。
潘忠贵有些兴奋的搓着手,脸泛红光:“正阳,别说那么多,我们也不懂,你只要给咱们一个准信就行了,咱们信得过你,你说咋弄咱们就咋弄!这一带是我们三联村14社的地段,嗯,在往那边走属于东方村的12社吧?前两年我进山想弄点儿野味尝尝,还在这边溜达过,老杨,是不是?”
“是,12社的地盘,再往里走也是属于12社的,一直要翻过天堂崖才属于13社的,不过这边人都早就搬到山下边去了,只有打猎采药的人才进山,这年头少了。”杨文元啧啧嘴,“我老婆娘家就是13社的,他们社的人基本上都搬到山边上去了,没几个愿意呆在山里。”
高长松却还是注意到了沙正阳说提到的要做品牌营销,皱了皱眉。
这东方红酒业做东方红的品牌可是花了大价钱,他听到高柏山说过,在外省市场上那都是几百万几百万砸下去,听得他肝颤,到后来都让高柏山别在他面前提这些事儿,省得晚上睡不着觉。
若是这卖水也要做品牌,也要像东方红白酒那样去靠钱砸,他就真的要考虑一下了。
这一次沙正阳提出来的做矿泉水,并不是以东方红酒业名义来做,而是要趁着在要兼并县酒厂、县罐头厂之机,先行分红,也算是回馈给两个村和南渡镇,这也是沙正阳和南渡镇商量之后决定的。
两个村当然不会反对,不过两个村一下都要分上百万,这对于两个村来说这样一笔大数目却真是有点儿烫手。
每年村上肯定有一些开支,但是肯定用不完,可存在信用社和合金会里,总觉得不划算,若是就这么大手大脚花了,又太可惜了。
所以当他们给沙正阳提到这事儿的时候,沙正阳才给他们提了可以开发矿泉水这个建议。
这立即就引起了杨文元和高长松极大兴趣。
不知道怎么被潘忠贵听到了这个消息,早就对红旗村和东方村因为东方红酒业而赚得钵满盆肥而羡慕得眼珠发红的潘忠贵听得有这种事情,立即要求加入进来。
考虑到取水地可能主要位于三联村地盘,加之沙正阳也希望能多帮一家算一家,自然也就同意了三联村的加入进来。
红旗村和东方村通过东方红酒业已经“发达”起来了,而潘忠贵因为那一次自己不在家导致村里险些出了群体性事件而被沙正阳成功处置下去而对沙正阳一直印象很好。
加上高长松和杨文元与他关系也一直不错,所以在沙正阳当选副镇长的选举中潘忠贵也就变成了沙正阳的忠实“拥趸”。
有了这层关系在里边,潘忠贵也一直希望沙正阳在带领大伙儿发家致富的时候也把三联村也拉上。
不能让三联村一干乡亲父老们光是看着红旗村和东方村这些乡邻们腰包鼓胀起来,也要让三联村的村民们“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才对,这是潘忠贵捡着沙正阳的话说的。
所以沙正阳也才琢磨到了这个矿泉水项目。
矿泉水行业在九十年代初还是一个典型的新兴产业,甚至连朝阳产业都不算,属于“珍稀产业”。
因为在内陆地区根本还没有这个意识,但是却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迅速风靡,尤其是在一些会议和仪式场合上不再为领导和客人泡茶,而是直接摆上一瓶瓶装矿泉水,似乎也成为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