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教鞭在手跟我走(7/7)
王忆一听颓了。
我这人没别的,就是有秘密!
四节课听完,学生们放学,然后教师们要加个班,讨论听课后的感想,探讨经验、共同进步。
按照外岛小学的传统,学校还要招待来听课的教师们吃个饭,但多宝小学没有大灶,这样得去彭培傲家里吃饭。
王忆便婉拒了,开船领着教师们回天涯岛正好不会错过晚饭。
他们回到岛上后,队里不少社员在等着他们。
山顶上已经用板材搭建起了一座车间,磨面机、烫画机、弹花机等等都搬了过来。
社员们便在等着王忆教导他们使用弹花机。
天冷了,冬天到了,家家户户得赶紧准备好棉衣棉被,这种情况下弹棉花是当前要务。
弹花机用起来挺简单的,在22年,家用机器几乎都是傻瓜操作了。
像这台弹花机它整体跟一张小床似的,有棉花入口和弹仓,机器工作时,将板结纠缠的棉絮撕扯开均匀的摊在入口上——这机器入口有个称呼,叫喂棉帘。
社员们对此很感兴趣,弹棉花是大型工作现场,这么一台小机器怎么能把板结的棉絮给弹开成松软的棉花呢?
而且天长地久的使用,棉花上是有很多杂质的,不说线头毛发,就说跳蚤虱子尸体便有不少,这些东西被棉花缠绕成小疙瘩还是挺烦人的。
王忆看社员们好奇,便从原理上给他们解释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棉絮进入弹仓,弹仓里有两个重要配件,一个是诸多锯齿,一个是刺辊,其中刺辊是两对相对旋转且带螺纹的粗轴辊。
这样随着机器工作,锯齿撕扯棉絮,棉絮中被梳理开的棉花丝便逐渐被刺辊带走。
刺辊最终将棉絮进一步分离为单棉丝状态,这时候有些棉纤维上粘附了杂质,而杂质肯定比棉花丝要更重,在刺辊的高速运转作用下,机器产生了离心惯性力。
于是当刺辊滚筒运作的时候,这些杂质就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沿着滚筒外圆的切线方向,不断抛射出去。
而棉花丝的比重小,离心惯性力也小,又被锯齿钩住,最终团聚起来后便被送入归拢的机器进行处理,这样出来的就是一层层软而柔顺的棉花层了。
社员们是理解不了离心力的。
其实王忆都不是很明白弹花机的工作原理,因为最后的工序还涉及到空气力学,机器里面有一台鼓风机,鼓风机还要给棉花丝一道力进一步让它们合理化蓬松。
所以王忆只能用尽量浅显易懂的话语给社员们进行介绍,社员们听的懵懵懂懂,听完了就一个念头:
“这台机器好牛逼!”
“这是高科技啊!”
一层松软的棉花被送出来,颜色已经发灰发黄,可是触手一摸感觉还挺好,别说板结打结这种情况,就是连虫子尸体之类的小杂物都清理的干干净净!
王忆打开弹仓旁边的一个杂物收集盒子。
里面有草屑有发丝有虫尸等等,乱七八糟,不太美观。
其中虫子中还有能蠕动的!
见此他毛了,说道:“这杀虫力度不够啊,继续全队大除虫,继续全队杀灭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