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风格(3/3)
度的提升成材率。
中国足球在这方面就完全不如日本,足球风格飘忽不定。二十多年前大家一说到中国足球的特点那就是“头球好”和“快马多”,边路传中加上中路头球,是中国队进攻的法宝之一,以至于有“中国头球队”的绰号。但当那一批运动员逐渐退出之后,中国足球的特点就越来越不鲜明了。在国家队层面则是谁强跟谁学,风格飘忽不定,始终没有一个固定下来的标准。这就导致中国足球的很多东西没办法延续下来,青少年培养也没有方向。成绩好就是碰运气,但好运气不可能总是常伴左右,运气用完了怎么办?
跌入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身处一片黑暗当中,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去。
日本队知道自己该走什么路,制定了一个“百年计划”,就坚定不移地这么走下去。
这是日本民族的特性,他们比较固执和遵守规则,有些时候他们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刻板的,但刻板却未必就一定是贬义词。
最起码,在足球上,他们的固执就让他们收获了累累硕果。
但也因为固执和刻板,他们留给不少人的印象就是细腻的传控型打法,身体对抗能力不够好,和韩国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这是一种固定印象,类似于贴标签了。
不少人一提到日本足球,就会想到这些关键词,不过这些关键词里没有一个是和“抢逼围”有关的。
但是这场奥运会决赛,日本队却在面对中国队的时候打起了抢逼围!
如果和中国队打的是韩国队,那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韩国队就这么和中国队踢过了。中国队在面对韩国队的时候,备战时也会重点考虑如何应对韩国队的抢逼围,所以当韩国人这么踢的时候,中国队应付的还算是自如。
但是在面对日本队的时候,他们可绝对想不到日本队会这么大,自然也就根本不会做出什么针对性的安排了。
这下子,比赛一开始,中国国奥队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