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八百七十二章 反贼不彻底,就是对陛下忠诚(1/6)

目录

战争,从来都是人类不可摆脱的一部分,冲突不会消失,矛盾无法避免,既然不可避免不可摆脱,怎么打,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在战争最开始的时候,打的往往是战略,但打着打着,战争就只剩下战争了,尤其是势均力敌的两方,就会为战而战,是不能输,而不是为了赢,除了空耗钱粮,毫无用处的战争应该极力避免。

戚继光在最后的时候,告诉皇帝陛下,这一次入朝抗倭,究竟在为什么而打,绝对不能让倭寇上岸。

不能让倭寇占领朝鲜,否则以仁川为港口对大明山东、江右苏州、辽东、北直隶的袭扰就会连绵不绝,一旦大明困于海防,那辽东的防御就会疲软,倭寇一旦和辽东的蛮夷联合在一起,那就是天下倾覆的大祸。

所以,大明从一开始就是在围绕着这一个战略进行的部署,不能让倭寇上岸。

而战争的结束,也以对倭寇完成完全封堵为最终结果而结束。

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打败敌人,而是将问题解决,代价可控制,秩序得到延续,大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倭患。

戚继光也不止一次对皇帝说:

战争的最终胜负,从来不在战场之上,而是在战前、在战外,要始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战略,而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否则战争本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拖延矛盾的爆发,任何矛盾、任何冲突,拖得越久,问题和矛盾就会越大,打得越久,代价就越是高昂。

作为统治者的君王,可以不善战,但必须要清楚,战争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什么时候必须要结束,而这一点,往往比战场的胜负更难。

在战争开始前,要问自己五个问题,如果这五个问题都有了肯定答案,就要发动,如果有疑惑的地方,则要谨慎。

值不值得、赢得什么;能不能赢;会不会输;如何结束。只有彻底搞清楚这个五个问题,发动战争即便是输也是赢。

在戚继光看来,一个统治者,在发动战争之前,连是否值得,获得什么,能不能获胜,如何避免失败,如何结束战争这五件事都没想明白,那这个统治者发动战争就是盲目的,是不道德的君王,很容易走上为了掩盖战败不停发动新的战争,最终走上穷兵黩武的自我毁灭之路。

失德的君主,就会失去国民的拥护。

戚继光非常庆幸,陛下每一战发动之前,都清楚的明确的对这五件事进行了三思,和辅臣、廷臣们反复商议后,确定要进行,才发动的战争,每一战,都搞清楚了这五件事。

在戚继光看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皇帝总是对出征的大明将领军兵们讲:胜负乃兵家常事,如果没打赢,就保存实力,总结经验,下次赢回来,洪武五年,战无不胜的中山王徐达,还在岭北之战中,吃了个大亏,但,大明可以输一百次,而蛮夷只能输一次,这就是大明天下无敌的根本原因。

目的明确的入朝抗倭,在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后,迫使敌方议和,划定了疆界,果断让大明脱离了战争的泥潭。

在戚继光看来,大明从来不缺乏名将和统帅,大明人很多,军兵就两百余万,人才辈出,无论任何时候,都不缺乏领兵作战的将领,可一个清醒的君王,就非常难得了。

战争论,就是战争的理论,不涉及具体的作战,而是讲战争的基本性质,主要讲战略方面的决策,是一本典型给皇帝看的兵书。

戚继光是帝师,和张居正身份相同,身上的头衔一点都不比张居正少,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培养皇帝的武德,而且看起来是极其成功的。

大明入朝抗倭,之所以如此大肆的贺胜,就是因为入朝抗倭获得了普遍的支持,即便是没有被倭祸蔓延的陕甘宁三边,也非常的支持这一决策,因为虏变倭患,真的差一点就把大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进球万岁 球场教父 重生绝世仙尊 御灵师手册 杂家宗师 骂谁实力派呢 我眼中住着神魔 现实创造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交易所 我有无限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