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发现大量升阶元素,航天局找来,电池板技术?何不食肉糜!(3/4)
材料检测中心的工作还在继续。
后续的实验测定工作,最少要持续一个多星期时间,王浩也留在检测中心一天,又去了湮灭力场实验基地,才重新返回了西海大学。
接下来就是等结果了。
但是王浩的工作依旧忙碌,他只休息了两天时间,就又去西京参加科技部门牵头进行的核聚变论证会议。
这次的会议和上次不同,很多参与过实验研究的学者,都开始看到核聚变的论证。
他们认为核聚变项目‘最少能通过论证’。
比如,汪百川。
他没有和其他人说起‘见到的恐怖点火技术’,谈到核聚变论证却非常看好,“论证通过肯定没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有关升阶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包括钢铁、合金、超导材料,等等。”
“这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材料技术基础。”
“按照王院士的设计理论,有了材料技术基础支持,其他的问题就不大了……”
这个说法得到了认可。
国际上的核聚变研究,重点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当然也少不了材料方向的支持。
王浩给出的核聚变控制解决方案,则是弱化了螺旋磁场的设计,让磁场多出一个‘开口’,但对于材料技术的要求更高。
虽然材料技术要求高,但材料技术也在蓬勃发展。
升阶材料的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国内外已经有了多项震撼人心的成果过。
比如,航空材料院就研究出了一种高熔点、高韧性的镍铁合金材料,比原来的材料性能增加了30%。
放在十年前,类似的成果会让国际震惊。
高熔点、高韧性的镍铁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的扇叶材料,就能支持制造更加高端的航空发动机。
现在不同了。
好多材料研究机构、企业,都有了相关领域的成果,航空材料院的研究发现,放在其中也很不起眼。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外都在关注反重力飞行器。
反重力飞行器是电动机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受到的关注自然降低,肯定比不上超高性能的超导电动机技术。
超导电动机内部的扇叶,并不是处在高压、高热环境。
镍铁合金也只是一个选择而已。
核聚变项目的第二次论证会议,就有好多学者主动发言,他们谈起了自己手头的研究进展,一个个研究和想法汇总下来,解决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大方向,还是容器技术和材料研究。
当有了一个个技术突破的时候,核聚变论证完成似乎近在眼前。
“等下一次论证,再有一些技术突破,就差不多了……”会后徐老师对王浩说道,他的工作压力很大,但还是很期待的。
王浩笑道,“马上就有了。”
“马上就有?”
王浩道,“我们最近的实验,您也知道吧?如果能制造出更精细的颗粒性材料,力场容器技术就会有突破。”
“我们也在研究致密材料技术。”
“还有,我们最新的发现,暂时还没有提交,您就等着新的报告吧。”
“什么发现?”徐老师感兴趣的问道,“是不是F射线那边?我知道你们进行了新设备的激发实验。”
“对。”
“升阶元素?”
“很多。”
“很多?”
徐老师听到这个词都惊住了,“有多少?”
“好几种。”
王浩道,“虽然F射线制造磁化材料的效率很低,但如果只是用在核聚变技术研究上,也够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