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13章 义务教育(1/4)

目录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随着宋朝学校的逐渐普及,南方的开发也随之日益完善。

关于这一点,如今的历史课本总结的清清楚楚,古代的经济中心南移从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衣冠南渡这个典故很多人知晓,这也是封建王朝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

四百多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士庶为了躲避战乱皆选择南徙避乱,是为第二次人口南迁。

如果说前两次人口大规模南迁只是让南方开发日趋完善的话,那北宋灭亡,完颜构南渡偏安杭州之后,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就已经彻底颠倒过来。

这里以数据为例,根据宋史记录,宋神宗时期,京东京西两路垦田约四千五百万亩,即如今的陕西河南山东等地,也是北宋常规意义上的北方。

而南方呢?同时期两浙路垦田三千六百万亩,江东东路和江东西路垦田八千七百万亩,福建路垦田一千一百余万亩。

四千五百万对一亿三千四百万,对比非常直观。

另外在人口对比上,南宋中期时,北宋的京东京西路地区人口只有宋徽宗年间的2.3。

同时期南方人口则基本都是上浮,如两浙路人口上浮7,江南两路上浮47,福建路上浮58。

而北方在人口凋零和经济崩溃两重debuff下,教育不出所料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比如河南路在北宋时受困于财政官学仅15所,到了南宋时期仅10所左右,而且皆为金人所办,水平不敢恭维。

相较而言,南方地区的教学质量则是稳步提升,北宋期间两浙有官学48所,江东两路47所,到了南宋时期分别提升至74所和76所。

而这仅仅只是官学,南宋时期私学蔚然成风,受推崇的学问大家所办的学院甚至比官学还要有名。

比如,程门立雪这个求学典故咱们都知道,典故当中求学的杨时后来成了二程洛学的佼佼者。

高滔滔垂帘听政时期旧党得势,但随后很快就在内部生间隙。

以苏轼苏辙为首的蜀学崇圣人之道,主张性情统一论;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主张性善情恶论。

最终双方互争显学,爆发了“洛蜀之争”,最终洛学失势,程颐被连贬黜。

宋徽宗时期程颐又因为公开抨击蔡京,为徽宗不喜,洛学在当时差点有没落之势。

程门立雪当中的主角杨时学有所成后决心维护振兴洛学,但因蔡京打压洛学的关系,杨时不得已远走南方。

最终在宋徽宗的政和年间,杨时于繁华的两浙路创办了东林书院,这便是当时江浙附近鼎鼎有名的私学之一。

约五百年后,明朝的几个学者因言被罢后选择回家搞教育,这群江浙文人最终选择在东林书院旧址上将这个学府复原作为讲学之所。

几個学者共同在学院内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时人称他们为东林八君子,这便是带明后期“东林党”的前身。

嗯,这个扯远了。

总之,北宋末期属于南北双方力量对调的关键时期,变法初期的有识之士或许也模糊认识到了这一点。

比如宋英宗时期为了扶持官学,向外派遣教授63人,其中北方地区占额39,南方地区分额24。

但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发酷烈,真正做事的人已无立锥之地,宋徽宗时期基本就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态度,诸般政事皆随宋亡而熄。

宣和七年十月金兵起军攻宋。

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围汴梁,靖康二年二月,汴梁城破,徽宗钦宗被俘,赵构南渡。

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完颜构决意南逃时,明朝的南北榜案就已经注定了。

〖庞统:十月辽东起兵,仅耗三月袭至汴梁,未尝闻有如此易进之京都也。

李世民: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海贼王之梦幻征途 影视:流窜在诸天的收集员 重生之2006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山海提灯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人在现代,帮我爹一统仙界 当你游戏通关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