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所谓小技巧(2/3)
天,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薛鸣行清点着得失,也并不是一直眉开眼笑。
看到和汽车之家互换的另一些条件,以及中国平安坚持设立的董事会时,他还是举棋不定。
前者还好,有陆恒的保证在,他这个打工的就不用去考虑太多。
后者就比较尴尬了,一旦董事会成立,各方派遣代表行使监督投票职责,自己这个当家的CEO,肯定会受到限制。
这对于任何一个领导者来说,都是很难受的事情。
不过这种烦恼也只持续了一会儿,薛鸣行就抛之脑后了,这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门被推开,可以不经通报直接进来的,想都不用想,肯定是陆恒了。
看到陆恒,薛鸣行就眉开眼笑的站起来,对陆恒竖起了大拇指。
“没想到程欢她们同意的这么快,陆董,你可真厉害!”
陆恒摆摆手,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没什么厉害不厉害的,预料中的事情而已。”
薛鸣行挠了挠头,“这些东西我始终搞不透彻,里面弯弯道道太多了。”
陆恒笑了笑,不以为意,并没有对薛鸣行在这方面的才能欠缺表示不满。
这是整个世界都很常见的事情,企业的创始者并不一定是全知全能,他们也有不擅长的领域。
其中,对于市值估算、谈判融资这些,他们大多都不擅长。
代表例子有很多,陆恒的朋友李响就是其中一个。
08年,他就把汽车之家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卖给了澳洲电信,换来了五亿的资金。
可是以现在来看,肯定是亏了,五亿连汽车之家四分之一的估值都不到。
如果放到汽车之家上市后来看,更是亏大了。
到时候汽车之家估值几百亿,那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要价值多少?
这只是一个例子,放眼世界还有很多,而且微软、苹果、腾讯这些大企业里面,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也有出局的高层或者是合伙创始人,他们早早出局,所面临的损失,绝不是世人所能想象的。
陆恒让薛鸣行坐下来,想了想,觉得还是给他说一说这里面的门道比较好。
别人是吃一堑长一智,但薛鸣行是给自己管理公司的,他要是以后吃了亏,那就是自己吃亏,这可不划算。
“其实针对平安的谈判策略并不复杂,一拖二逼三放,从头到尾就是这么个节奏。”
薛鸣行眼睛亮了亮,回想着今天从头到尾的谈判过程,若有所悟。
“我们先和阳光、汽车之家谈,把平安放到最后,一直晾着她们,这就是拖。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原本高傲胸有成竹的心态会被慢慢磨浮躁。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先和别人谈,可以掌控更多的信息资源,谈判筹码,她们落于人后,就更加急迫的想要和我们谈了。”
薛鸣行点头,道理的确是这样的。
他一直陪着程欢等人,贵宾室里的时候,程欢甚至等不及,带着人以要走的姿态来逼柚子一方和他们谈。
这一切,都和陆恒说的“拖”有关。
“至于二逼,哈哈二逼。”陆恒忍俊不禁的笑了一下,十指交叉,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继续说道:“这个过程你也看到了,通过之前的谈判,我掌握了足够的筹码,可以不断逼迫程欢做出抉择。”
薛鸣行回想之前会议室那一幕,附和道:“的确如此,以阳光的大范围合作逼迫平安,再以汽车之家的股份交换压制平安,从头到尾都表明,别人给出来的条件比他们要好,他们必须让步。”
陆恒微笑着点头,“差不多是这样,然后到了最后一步,其实到这一步的时候,结果就很明显了。对方要么同意,要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