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二十章 助帝除宦——郑注(2/3)

目录

命郑注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郑注受任以后,遂举荐仓部员外郎李款代替自己原来的职务。虽然李款以前曾弹劾过郑注的罪过,但他不计较个人恩怨,认为“加臣之罪,虽于理而无辜;在款之诚,乃事君而尽节”。郑注擢为工部尚书,充翰林学士,唐文宗亲自于九仙门召见,并当面赐以告身。从此,郑注得以充任近侍,深受唐文宗倚重。

取得了唐文宗的宠爱信赖后,郑注便为所欲为,卖官射利,贪赃违法,贿赂公行,不避人耳目。在善和里修建的府第,飞庑复壁,莫有人能相比,同时,郑注又勾结京师轻薄亡命之徒,各地方镇将吏,常在家中聚会,以张声势。在朝内,郑注出入神策军中,无人敢问,与宦官王守澄昼夜密语,人莫能知。

后来,郑注和李训把持了朝政,一唱一合,日夜在文帝面前议论治国方针,声称:“先除宦官,次复河、湟,次清河北,开陈方略,如指诸掌。”唐文宗受其迷惑,弥加信任,因而,郑注与李训“二人相挟,朝夕计议,所言于上无不从,声势烜赫。注多在禁中,或时休沐,宾客填门,赂遗山积。”而且,以亲疏聘退大臣朝士,随爱好破坏朝政法规,权震大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壮大势力,郑注拉帮结派。其中,王涯、李训等人都是他安插在左右的主要成员。与此同时,郑注排除异己,公报私仇,凡对自己有一点不满者,必致于死地而后快。郑注把李训提为要职后,宰相李德裕反对,极言李训邪,不宜为侍臣,与郑注、王守澄相对抗。李德裕遭到郑注等人的仇视后,经常受排挤,郑注得知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宗闵与李德裕不和后,便推举李宗闽为宰相,迫使李德裕大权失落,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宰相路隋上言,为李德裕说情,由此,郑注对路隋怀恨在心,上奏唐文宗,将路隋排挤出朝,充镇海节度使。郑注求任两省官,宰相李宗闵认为不可,郑注就在唐文宗面前倍加诋毁李宗闵。因此,李宗闵贬为明州刺史,再贬为处州长史。

郑注不仅利用权势连逐三相,即使平日与自已有毫发之怨的人也不放过,如郑注诬陷左神策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是李宗闵私党,分别贬为淮南监军、西川监军和河东监军。侍御史李甘反对郑注为相,被贬为封州司马;户部侍郎李钰因曾经说过郑注*邪,被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因说过郑注以医药奉君、被贬为阆州刺史;史言“贬逐无虚日,班列殆空。”

唐文宗时,尚书右丞、同平章事宋申锡与御史中承宇文鼎,受密诏诛杀郑注,派京兆尹王璠掩捕其党,王璠泄密,被郑注和王守澄获悉。郑注令神策都虞侯豆卢着诬告宋申锡,阴谋拥立漳王李凑为皇帝,唐文宗情以为真,立刻命王守澄捕捉豆卢着。结果,宋申锡贬为开州司马,不久怀冤而死,参预者晏敬则等人有的被诛,有的流放,百余人皆遭迫害。自宋申锡获罪后,宦官势力更加猖獗,唐文宗悔恨不已。

当时,唐文宗嫉恶宦官专权,欲尽诛宦官,但此事难与将相明言,郑注深知唐文宗的心意,并屡见密计,还引荐李训相助。文宗以为郑注、李训皆经王守澄所引荐,与之会谋事,不至于引起宦官的怀疑,遂推心置腹,担心事密告于郑注。于是,外人也只知郑注与李训倚宦官擅作威福,不知其与上有密谋也。

郑注与李训密谋剪灭宦官,先是利用了宦官内部的派别及其矛盾,右神策中尉王守澄和左领军将军仇士良不和,郑注劝唐文宗命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以分王守澄权力,又出谋以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以虚名夺其实权,进行分化瓦解,然后分而治之,诛杀了大宦官韦元素、杨承和等,又设计酖杀了宦官头子王守澄。

为了将宦官一网打尽,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凤翔地近京师,京兆三辅之一,是一个军事要镇。郑注赴镇前,曾与李训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末世:我的庇护所能升级进化 五行仙府 团宠真千金的马甲多亿点怎么了 离婚坠崖,沈总拿着孕检单哭疯了 呵!离婚而已,江小姐格局炸裂! 重生之绝色美人好孕连连 被退婚后,隔壁全村肠子悔青了 清穿:都在抢雍正?那我选废太子 嫡姐重生庶妹穿越,我只想苟命 月下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