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六十四章 善后抚绥——朱燮元(2/3)

目录

兼巡抚四川,以总督贵州军务杨述中接替张我续,进击奢安之乱。但因朱燮元、杨述中分阃治军,川、贵之间各自为政,故使乱军势力愈发壮大。

朱燮元为彻底铲除奢氏,召集诸军,自长宁连破麻塘坎、观音庵、青山崖、天蓬洞诸砦,与秦良玉所部合兵直取永宁。在土地坎击破奢寅,追击至老军营、凉伞铺,杀樊虎,又穷追于横山,入青岗坪,直抵永宁城下,一举攻克,降服叛军两万人。同时,副总兵秦衍祚等也收复遵义。奢崇明父子逃入红崖大囤,被明军攻破,连拔天台、白崖、楠木诸囤,抚定红潦等四十八砦。奢崇明逃入旧蔺州城,又遭罗象乾驱逐,率残部逃奔水西龙场客仲坝,投靠倚其妹奢社辉。

此时,安邦彦收到奢崇明的求救讯息,派小股部队试探性进攻遵义、永宁,被朱燮元击退。随后,总兵官李维新等连破客仲巢、龙场,奢崇明父子窜逃深箐,其妻安氏、弟弟奢崇辉被俘,朝廷录功,进授朱燮元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平奢氏之乱,四川聚兵十六万,土、汉兵各占一半,作为主要战斗力的土兵又骄横无礼、不肯尽力,官军养寇自利,贻误战机,使奢氏之乱迟迟未定。奢崇明父子被驱逐出后,朱燮元认为四川已无贼寇,便不再穷追,方窘甚,燮元以蜀已无贼,遂不穷追。永宁卫的收复,使明廷实际上拓地千里,朱燮元将最富庶的土地交还永宁卫,其余土地则分设四十八屯,赐给平叛有功者,命他们按时向官府进献岁赋,称为“屯将”,统一隶属于叙州府增设的一位同知管理;移叙州兵备道于卫城,与贵州参将共同驻守,自此之后,四川安定。

四川乱事虽已平息,但贵州的安邦彦之乱却愈加剧烈,贵州陷落,巡抚王三善全军覆没。次年,大将鲁钦、贵州总督蔡复一相继兵败身死,明廷认为贵州屡败在于川军未予协助,于是将川、贵督府合并,升授朱燮元为兵部尚书,兼督云南、贵州、广西军务,赐尚方剑,移镇遵义。

安邦彦乘朱燮元赴重庆、官军未动之机,分别派兵入侵云南及遵义,负责攻打永宁的奢寅被朱燮元收买的阿引刺杀。奢寅死后,奢崇明年迈无能,安邦彦也愿意接受招抚,朱燮元便将此事奏禀朝廷,派参将杨明辉前往招抚。朱燮元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由偏沅巡抚闵梦得接替职务,闵梦得到任不久,便被召回,改由兵部尚书张鹤鸣接替。张鹤鸣未抵达前,杨明辉根据制书,只说招抚安邦彦之子安位,却未提及赦免安邦彦。安邦彦大怒,杀死杨明辉,重新备战,而张鹤鸣视师一年,无所作为,使水西安氏得以养精蓄锐。

朝廷起复朱燮元为兵部尚书,总督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军务兼贵州巡抚,根据之前的功劳,进官少保,世荫锦衣卫指挥使。移驻贵竹司,招流移,广开垦,恢复经济;据险要,立营垒,充实军伍,一改此前“里井萧条,……山谷悉苗仲,而将士多杀降报功,苗不附”的状况。

朱燮元命云南方面出兵乌撒府,四川方面则出兵永宁,自毕节而下,朱燮元则率主力亲驻陆广,威胁大方。贵州总兵许成名等由永宁出兵,收复赤水卫,揭开了与叛军主力决战的序幕。安邦彦自号“四裔大长老”,奢崇明称“大梁王”,分兵守陆广、鸭池、三岔等要地,并进逼遵义,合兵十万进击赤水。朱燮元授计许成名佯败,诱敌至永宁一带,先后在五峰山、桃红坝、鹅项岭,大败叛军,斩首数万级,安邦彦、奢崇明败死,叛军主力基本消灭,明思宗闻讯大喜。乌撒土官安效良死后,其妻安氏招来原沾益土官安远之弟安边,安边顽抗不服,被朱燮元驱逐,“遂复乌撒”。

安邦彦等败退水西而死,安位率余部继续顽抗,朱燮元认为叛乱基本平息,不愿再大动干戈,于是遣使招降安位。但安位犹豫不决,朱燮元遂采取“四面迭攻,渐次荡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罗之光耀天使重塑世界 谢谢你,拯救我的人生 乱世孤女,苟命日常 重回九零:手握灵泉奔小康 游神星曌 李三古堆 八零:被渣至死后我重生了 春秋晋国风云 都市龙医:我和绝色老板娘的孽缘 巅峰妖孽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