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交公粮结束(1/2)
董为民准备带着大队的队员们一早出发,为了在外面吃东西不那么扎眼,所以昨天晚上蒸的馒头分成两种,董母、董静、方淮是一种——二合面馒头(主要在家早饭吃),董为民、郑山、董峥是另一种——红薯面饼子(交粮的时候饿了吃),不过里面还是偷偷夹了猪肚和猪肝,化身为略微减脂版肉夹馍。
由于董家村所在的位置离县里粮站距离比较近,再加上出发的时间早,所以,董为民带着村民排到了比较靠前的位置,按照今天的顺序来看,只要检查过程没有问题,顺利通过,今天太阳落山前,全员就可以回去了。
每年秋收,各大队交粮的时候,都要按照来的顺序排队等待检验,等半天是运气爆表,等一整天是家常便饭,一等两三天的也不是没有,这种来不及回去的时候,晚上就找地方或者在粮车上对付一下,凑合睡一宿。
——————————
粮站
什么是大爷呢,这个时候就可以充分的看到了,司磅员、质检员、会计,几个岗位的人凑在一起,看起来是一个比一个牛,几把木椅子放在磅秤旁,旁边立着特大油布的太阳伞,翘着二郎腿,叼着大前门香烟,拨拉着算盘珠子,这场景,这阵仗,就是一群大爷排排坐。而赶来这里的各个大队,一年到头,不管收成怎么样,到交公粮的时候,都得看粮站这些人的脸色。
话说,他们为啥这么嚣张?因为他们上嘴皮和下嘴皮一碰就能决定粮食的好坏,在苛刻的粮食验收环节中,因为没有的仪器帮助,所以质检员个人就是仪器,按照他的评判作为依据,他说粮食好,那就好,啥问题没有的可以过。他说粮食不好,那不合格的就要退回去,没有晒干的运回去重新晾晒,粮食重量不够的就原地等待,重新排队,等回去的人挑够了再过来补上重新核定,这一耽误就又是几天,要是再过分一点,他们直接就能一言堂,把好的粮食等级从一等粮变成二等粮,二等粮变成三等粮,到时候村里只能是以量抵质,粮食的质量不行那就用数量来凑,要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过验收这一关,那可就麻烦了,毕竟交公粮剩下的就是村里人的口粮了。
没过太久,队伍就到了董家大队,董为民先是一人递过去一根大前门,然后,又直接给质检员递过去他刚刚“捂热乎”的中华烟,质检员嘴上打着哈哈,但是手上的速度可不慢,顺手接过香烟就放在磅秤上的账本边。想要马儿跑,先要喂饱草,接着工作人员直接就站了起来,很满意,董家大队这么懂事,他们也不等了,开始开磅验收。
同样是烟,这中华是比大前门有用啊,虽然心疼的更多了一些,但是值了。——董为民心想。
接下来,就看粮站的质检员用一个中间带凹槽的内空长钢钎,插进麻袋里,再抽出来,谷就带出来了,搓揉一下粮食,抓几粒放嘴里咀嚼(主要看干燥程度是否达标)。
工作人员一边把咬过的谷子朝磅秤边的地下吐出去,一边大手一挥的朝董为民说着,“好了好了,这批可以,搬下去吧。”
“谢了啊。”然后,董为民赶紧回头喊着,“大家伙儿按顺序往里面搬,都稳着点。”
“知道了。”
县里的粮站是圆形粮仓,顶部窗口用于倒粮食,高度一般是在8米左右,所以,需要上个7-8米高的台阶。队员们扛着粮食依次上去后,打开袋口,往下面倒,完了之后把麻袋收好,再从上面小跑下来,顺手把麻袋堆放在平板车和独轮车上,然后再去把另一袋搬上去,大家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几趟下来众人的衣服都湿透了,没有一点干的地方。
今天的交公粮过程,整体来说是相当顺利的,质检员直接就给过了,赶在粮站的工作人员吃午饭前就交粮完事,要不然,哪怕是进行到一半儿,都得等着他们吃中饭回来才能再继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