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毅者心动(中)(1/2)
陆海晨只知道江晓哲考得好、孙旭尧考得好,却从来没想过他们为什么考得好。在他的意识中,自己之所以没他们考得高,是因为自己学习还不够刻苦,上自习的时间还不够长。
殊不知,江晓哲和孙旭尧分别代表了两种类型的人。
以江晓哲为代表的人,非常讲究课堂效率。他们会提前预习,课堂上会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参与互动。他们对课本内容理解透彻,做起题来自然得心应手。但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一类人基本不会考前突击。
以孙旭尧为代表的另一类人,别看平时上课不怎么听讲,也不会去猛上自习,但逢考必胜。尤其是孙旭尧,每次考的分数还奇高。这是因为他们能准确地抓住考试重点,至于那些原理性的知识自己是否理解,他们并不关心。
作为这一类人中的佼佼者,孙旭尧对每一门课的重点、易考点,就像鲨鱼对血一样敏感。对于有些课程,比如流体力学,孙旭尧和陆海晨一样,感觉内容生涩难懂。但他不会像陆海晨一样,去死抠那些原理,他会直接看例题,看过几道类似的题之后,他就能归纳出这一类题的解法。对于记忆类的考点,比如定义,他只记关键词,这比陆海晨那种先理解再背诵的方法要高效得多。
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孙旭尧逐渐摸索出了这套方法,越用越娴熟,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好。
很可惜,陆海晨既不属于第一类人,也不属于第二类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第三类人的代表——自习时间巨长,学习效率巨低。
他很想成为第一类人,无奈课堂效率低;他想成为第二类人,又不具备人家那种敏锐的嗅觉。偏偏他还非常固执,眼见着临近期末,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那一套。
如此低效的复习方式,如此紧迫的复习时间,如此严苛的学习目标,他再一次将自己推到崩溃的边缘。
1月18号上午考结构,1月19号上午考流体,考完流体学生就可以回家了。
距离考试还剩四五天的时候,陆海晨发现自己上自习不能集中精神,总是会被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扰乱心智。
比如他在看书时,注意力总时不时地被旁边摆放的水杯吸引——如果喝完水不盖上杯盖的话,他就会心神不宁。除非把杯盖盖上,否则他无法复习。
越往后,他每天需要注意的细节就越多,到后来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上自习时,所有的东西都要摆放到固定的位置,而且都有固定的摆放角度,否则看不进书;临走时,一定要将包里的东西数一遍,检查柜橱里有没有落东西,附近的地上有没有自己遗落的物品。这几样动作顺序不能错,如果错一步,他心里就会焦虑,就得重新来一遍。
他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1月15号下午,陆海晨呆在自习室里做题。
忽然,不知为什么,他心烦意乱起来。他知道,这是考前紧张所致。
他深呼吸了几次,在心里告诫自己,后天的考试没什么可怕的,自己当年高考时,也没规定自己要考多高,不也考得很好嘛。
“我现在的状态多好啊!”他自我安慰道,“学习精力旺盛,成绩虽然不太好,但是绝对不算差。学校虽说不是985,但接收简章上说211的会优先要,投简历的时候我也是有很大优势的。我现在天天还坚持跑步,营养搭配完美,视力保养计划一直在持续,身体棒棒的…”
人就是这样奇怪,同样的话,如果是别人对自己说的,自己会很容易听进去,心结自然而然就会打开,但如果是自己对自己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他这几句自我安慰的话,不仅没有起到安慰的效果,还引出了新的问题。
当他想到“身体棒棒的”时,忽然想起几个月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