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肖家营的卫千总(1/3)
崇祯十三年,即1640年,张居正的子孙才复官复荫。
尽管崇祯给张居正的子孙复官复荫,但因张居正被抄家所造成的悲剧却无法弥补。
据历史记载:
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被捕,狱中不堪严刑拷打,愤愤不平留下遗书自尽。一直至崇祯年间才被平冤,追为礼部主事,孙子张同敞被崇祯任为中书舍人。
次子张嗣修被流放充军边远苦寒之地,下落不明。
三子张懋修,状元出身,欲自尽未遂。和二哥张嗣修一起发配边疆近四十年,天启二年68岁高龄,因父亲平反放还,恢复官职。12年后,病逝家中。
四子张简修,武职出身,娶三边总督、尚书王之诰女,生子张重润。剥夺锦衣卫指挥使职位,沦为平民。
五子张允修,袭父荫为正五品官员尚宝司司丞,逃难至老家江陵。崇祯年间恢复世荫和诰命,张献忠义军招降,不从自尽。
六子张静修,抄家时仅15岁,在工部尚书李幼滋帮助下送往应城避难,并与其女婚育一子张士彦,开了家米店。
一个女儿,长相秀丽,许配刘戡之,郁郁而终。
次年,1641年,崇祯皇帝才给发配云南充军的张居谦全家平反,但此时张居谦和张滋修,实际上是张嗣修已经死去多年。
张嗣修的儿子张士昌因在肖家营的军营积劳成疾,卧病在床。
崇祯皇帝考虑到张士昌的病情无法奉诏回南京任职,就重颁圣旨让张同亮代替父职,不必返回南京,就在乌蒙府担任肖家营的卫千总,属从七品。
张同亮在出任肖家营的卫千总后,就把肖家营周边的土地用崇祯皇帝赏赐的银子从土着的手中买了下来,给自己的家人重建家园,并取名为新田尚,意为重新建设田园过上美好生活。
张同亮在买下肖家营周边的土地后,由于肖家营被这些土地所包围,人们就习惯性地把肖家营称之为新田尚肖家营。
没过多久,张同亮的父亲张士昌病逝。张同亮看中了北闸东北部的一块风水宝地就买了下来,以此作为张士昌的墓地,并把这个地方取名叫塘房。
张同亮在塘房买下墓地后,就把曾祖父张居谦,以及祖父张嗣修的坟墓从肖家营北边的头道沟迁到了塘房。
在完成曾祖父及祖父的迁坟事宜后,他才把张士昌入土为安。从那时起,埋葬张居谦、张嗣修、张士昌的墓地就成为了张氏族人的祖坟。
在整理好张氏族人的祖坟后,张同亮考虑到祖父张嗣修实为张居正的第二个儿子,就把张居谦刚发配来云南充军时埋在肖家营附近的张居正的一个衣冠冢也迁到了塘房。
在完成这一切事宜后,张同亮又购买了大量的木料,在新田尚建造了张氏祠堂。
张氏祠堂建成后,张同亮经过与家人的商议,就把张居正的灵位放在了祠堂的第一位,依次是张居谦、张嗣修,张士昌,这等于承认了张居正是新田尚张氏族人的先祖。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明朝已经由清朝代替了数十年。但新田尚张氏族人所统领的肖家营远离京城,在康熙年间并没有受到地方官的重视。
直到雍正九年,即1731年,云贵总督鄂尔泰认为“乌蒙者不昭不通之至也”“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后之蒙蔽者易而宣通”改“乌蒙府”为“昭通府”。并对昭通实行了改土归流。
云贵总督鄂尔泰为了标榜其功绩,企图“青史留名”,摧垮当地土着的心理防线,他上报朝廷,把肖家营的最高军队长官从从七品的卫千总晋升到正七品的土把总,军队的主要职责是预防当地土着的反叛。当时朝廷的指令是:如有不遵守朝廷管制者,肖家营的土把总均可采用雷霆霹雳之手段,勿需上报朝廷,即可剿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