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阳莱县(2/3)
着一路朝着东州进发。
各种小的水路船只,逐渐汇聚在这条江面上,苏祁安目光看去,在其四周,陆陆续续的,许多船只在旁跟随,看上去颇为热闹。
苏祁安进东州的第一站,是叫丹阳郡,此郡在东州十八郡中,排名中等左右。
因靠近中州,又处在大后方,并未受到战乱袭扰,经济发展还行,商贸往来很多,每年收取两州往来商贸的过路费,就占了丹阳郡一年四分之一的收入。
所以丹阳郡的水路繁荣,也就不稀奇了,随着商船的行驶,约莫走了两个时辰左右,便抵达了丹阳郡码头。
站在船头的苏祁安,目光看着前方,粗略数去,岸边能停靠的码头,起码有三十多个,一字排开,颇为壮观。
这还只是郡内的其中一座,整个丹阳郡像这样大的码头,起码有十多个,遍布郡内七个县。
苏祁安他们所在停靠的码头,并非是丹阳郡城,而是七县之一,叫阳莱县。
在丹阳七县内,可以排进前三,已经算很可以了,当地的县令好像姓方,至于叫什么,苏祁安就不清楚了。
苏纪交给他的东州详细卷轴上,也没有写太多,倒不是苏纪他们不给力,而是东州地域太大。
光是州内郡,就有十八个,一个郡起码有五到七个县,粗略算上,东州的县令,就有一百多人。
继续阅读
这还只是县令,如果算上两位县级副手,人数轻松破三百。
又因为东州前线要备战,常年和海盗倭寇打仗,为了更好的管理,十八个郡,分出一半九个郡,归前线东州都督管辖。
从某种意义来说,偌大的东州,基本上一分为二,前九郡为战区,后九郡为和平区。
双方只有在战时,或许才会有交集,而在备战时,基本上双方官员,都有认不全的。
为了防止,出现一家独大,变相的将东州割据,朝廷下令,三年一任,前九郡和后九郡的各县令,轮流调任。
这方法多少起到限制东州牧、东州都督的专权,也导致了,苏纪对东州各县令的具体情况,无法进一步了解。
能够了解到郡一级,便是苏纪的极限了,更深一步,那就太为难了。
对着苏祁安并未失望,来东州,自然不可能一直靠着卷轴提供的情报信息。
想要真正了解,还是那句话,只有自己亲自走访才行。
反正给苏祁安的时间还很充足,他有的是时间慢慢了解。
而且这次来东州,说是封旨行事,东州上下官员,务必全部配合,看似风光无限。
实际就是要夺州牧和东州都督的大权,换做任何人都会不舒服,也不会受待见。
从某种意义来说,苏祁安的认命就像一个监军。
监军这玩意,苏祁安比谁都知道难做,也是最不受待见的。
如果有实力,能让对方心服口服,还会看在尊敬份上,叫一声州监察使,如果没能力让州牧、东州都督臣服,苏祁安的待遇和监军差不了多少。
最要命的是,这次苏祁安来东州,就有一件很棘手的事,等着他处理。
在来之前,关于东州内部的混乱,朝廷早就知道,特意下令,要严惩一番。
经过州牧和东州都督的审查,最终抓出一大批的贪污官员,这些官员来头不小,基本上都是郡级别的官员,其中最高的还是东州副都督。
按照朝廷的意思,无论涉及到谁,一律处斩,绝不留情,这一招多少带着杀鸡儆猴的意思。
受到命令的东州牧也不敢多说什么,本来这事由他和东州都督自己处理。
但偏偏知道朝廷要派出苏祁安这位监察使,而处决之事,这个东州牧是要留给苏祁安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