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传闻(1/2)
海礁没想到,只是诈了马舅爷一句,就能从他这儿得到杜伯钦的线索。
马舅爷进了长安前卫三十多年,期间历经四任指挥使,虽然仕途不顺,但在长安前卫的根基比杜伯钦这位指挥使要深。
后者是靠着岳家的关系才坐稳了这个位置的,但底下的军官们对他未必真心信服,只是出于对前任上司的敬爱,又为前任上司爱子阵亡,爱女早逝,后继无人,只能让女婿接班的事而叹惜,才会给他面子,听从他的号令罢了。
可大多数的人面对马舅爷,会因为他同样是长安本地军户子弟、同样上过楚胡战场、同样因战时受伤落下旧患等种种原因,对他更有认同感。再加上他升迁希望不大,反倒在中下层武官中更受欢迎了。
也就是近几年他腿疾加重,不得不经常告假,妻子的性情作派又不讨人喜欢,花钱也小气了许多,管得他无法再请同僚们吃酒,上门来探望的人方才少了罢了。可早年间,卫所里的军官们都很乐意跟他来往,有时候酒喝多了,难免会透露几句心里话。
马舅爷曾听人说过,杜伯钦指挥使虽然也是军户子弟,但父祖功绩都寻常,他本人才干倒还不错,又在战场上立过几个功劳,称得上是军中后起之秀。不过他比同龄的将领们都要升得快、升得高,主要是因为他讨得了前任周指挥使的千金欢心,成功抱得美人归,又恰好遇到岳父唯一的儿子阵亡,他才被当成了岳家的继承人,重点培养,算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
可他一直不甘心背负吃软饭的名声,早年总爱在亲友面前强调,他是靠真本事和军功在军中立足的,没有岳家与妻子,也照样能出人头地。
他的妻子周氏多年未能有孕,他曾几次在亲信面前抱怨,担心杜家会断了香火,又觉得妻子对他老娘不够孝顺恭敬。他妻子迫于压力,默许婆婆给丈夫纳了青梅竹马的邻家女为妾,生下一子。虽然杜家妻妾之间关系还算和睦,他妻子也能将庶子视作亲生般对待,但心里却一直郁郁寡欢,十年前就因病去世了。
他妻子的心腹侍女曾向他岳家告过状,但杜伯钦在妻子灵堂上表现得悲痛悔恨,又立誓绝不会续弦,终究还是获得了岳家的谅解。过后他果然不曾再娶,拒绝了老娘的一再劝说,老娘临终前逼他续弦,他也没有松口。他还让妾室主持中馈,逢年过节,又让儿子去岳家问候,一副要将儿子记在妻子名下的模样。他的妾始终很老实地谨守本分,儿子也对周家外祖父母十分恭敬亲近,后者自然也乐见自己后继有人,一直对他一家亲厚关照。
至于他的妾将他妻子生前陪嫁仆从闲置一事,几年前也有过流言。但他一概声称是不忍心再见旧人,怕会触景伤情,又不曾亏了旧仆们的钱粮,所以渐渐的,也就没人提起了。
久而久之,长安城里就没什么人再说杜伯钦是靠妻族上位的了,反倒将他视作实力将领,还对亡妻情深一片。
只是一路看着他从低处步步高升的人,心里就未必这么想了。长安前卫里还有不少他的发小与老街坊子弟呢,谁不知道他家的底细?不过见他得势,也没人不知趣地故意落他的脸,只是在私底下议论几句罢了。
这些熟悉杜伯钦的人,早年还曾是他亲兵的重要来源,从他这里分润到了好处,便也更加知趣了。
不过近几年不知道为什么,他亲兵里的老人年纪大了纷纷退出,家中子弟却无法补位,反倒是陌生面孔越来越多。好些人甚至不是长安本地人士,还有自称是西北某边镇出身,有同乡士兵们前来相认,两人说法却对不上号的。长安前卫中下层的将士们没办法再把自家子侄安排到亲兵队伍中,又见杜指挥使行事越发专横,私底下的怨气是越来越深了。
马舅爷还指了指妻子,对小妹马氏道:“你嫂子成天想要将你两个侄儿安排到指挥使身边做亲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