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抠门的崇祯(2/3)
臣的风头盖过自己?权力大过自己呢?
好不容易才做到这些,正想着提拔更多的官员上来,更好的消除朱常武的影响力,最终只是把对方定位于一个带兵的王爷身上,那又怎么可能会允许对方回京?
统兵将军无旨不得回京,不然就是谋逆,这是所有大臣都懂的道理。靠着这一点,才可以将朱常武拒之于京师之外,那崇祯就更不会给对方光明正大的借口回京。
朱常武不能回来,王承恩自然也不能放出去。
虽然说现在的首辅范景文还算是得力,但也无法像是王承恩这般时刻伴随在自己身边。真把此人放了出去,他身边就会无完全信任之人可用,崇祯还会有些不习惯。
想着这两个主意,无论哪一个,自己都无法答应,崇祯索性便摇了摇头道:“罢了,且先由得他去吧,一个贼子而已,死便死了。至于他是不是还藏有什么财物,哼!户部那边是不是还在查账?如此甚好,账没查完之前,国库之银谁也不可妄动。”
崇祯说要查账,便是以另一种手段来控制国库钱财不去外流,这样谁也别打钱的主意,有本事的话,就自己想办法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一说起钱的事情,王承恩就想到了什么的说道:“万岁爷,新乐侯那里又呈上了密折,内城兵马司想要扩军,银子的缺口还是很大...”
接下来的话,王承恩并不去说,他相信崇祯明白自己是什么意思。
与此同时,王承恩并不认同崇祯所说的国库之银不动是好事。只是为了难为炎王吗?
别逗了!
朱常武会缺钱?这怕才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先不说,在京师中的大明研究院,出产的香水和玻璃器皿可以带来多少的钱财。就说如今的十二家龙商,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而他们又要依仗朱常武,倘若是他说缺银子,这些人敢不给吗?
怕是还要巴不得的吧。
对了,还有那个海货罐头,放在朝鲜之地现在是很普通,可一旦千里迢迢运到了京师,那都是绝对的抢手货。尤其是这些海货还都是连水一起运,竟然多半都活着,那价格就更高了。
就王承恩所说,如今京师中不管是哪位勋贵或是大臣宴请,倘若桌子上没有海鲜在列,那都要被人笑话的。
掌握着如此之多的资源,朱常武才不会差钱。崇祯捧着国库不放手,根本就影响不到人家,相反影响的是大明的经济发展。
记得以前朱常武说过,金钱的最大作用就是流通。若是放在那里不动,有多少钱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价值。
这些话,自己都记下来了,可显然,崇祯根本就没有听到心里去,这个时候的崇祯就像是一个地主守财奴一般,抱着自己那些钱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肯做。
“嗯,内城兵马司的扩军是正事,是要支持的。新乐侯要多少钱?”崇祯犹豫了数息之后,决定还是要支持一下。
不然,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自己还是要被朱常武所拿捏。
“回万岁爷,新乐侯说要征兵八万,还要进行军事训练,至少每月都需要银四十万两才可。”王承恩恭敬般地回答着。
“四十万?有些多了,这样,以后每月从内帑之中支取二十万出来,剩下的一半,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就是。”崇祯摇了摇头,他不会臣子要多少,就给多少,砍上一半是常态。
其实十万大军,一月四十万两的军费真得不算是太多,毕竟想要训练出精锐之师来,那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是办不到的。只是崇祯即想要精兵还不想花太多钱,就有些异想天开。
王承恩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可在这样的事情上,他是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