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芈封辞相(2/4)
这时蒙毅出列道,臣御史大夫蒙毅,启禀大王,臣有问题要问赵国公!
准,嬴政冷声道!
蒙毅朝孙逸行礼问道,敢问赵国公,为何招募代地青壮为军?
孙逸换了一礼道,我已上书大王,再说我拿天子假节钺,又是大将军,可行此事!
蒙毅赶紧回道,下官问的是,为何要招募青壮为军?
孙逸笑道,第一赈灾需要青壮!
第二,灾区,青壮是不稳定因素!
招募他们为军,给以安置,安抚当地民心!
一是赈灾,二是,防止别有用心之人,趁机作乱!
我将青壮抽走,参与赈灾,又安抚民心!
这时灾区就稳了!
蒙毅拜道,多谢赵国公解惑,说完退回班列!
孙逸转身向秦王行礼道,臣以为以后赈灾,先招募当地灾民青壮为军,一是安抚民心,二是赈灾!
毕竟都是父老乡亲,不会太苛刻,官逼民反!
官逼民反,这是个新词,再说,庶民会造反?
历史上根本没有好吧,唯一的一次,就周朝,国人暴动,流放周天子,周厉王!
国人暴动
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
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
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
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的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末才有所谓的农民起义,官逼民反啥的?
大殿里,一群人被官逼民反,弄的满脑浆糊!
问又不好意思问,刚才孙逸可是把左丞相逼的都辞相了!
臣认为,此事应为以后赈灾定例!
准,嬴政说道!
喏,大王圣明,众臣拜道!
大朝会结束了,一群人返回衙门办公,左丞相下野,众人人头火热!
封侯拜相呐!
养心殿里!
嬴政看着吃的飞起的孙逸,笑道,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孙逸放下羊排,喝口浓茶道,习惯了,吃的快,要不然吃不多,一会就又饿了!
嬴政说道,怎么突然针对左丞相?
孙逸擦了擦嘴道,难道大王不乐意?
嬴政并未言语!
孙逸道,臣最讨厌不识时务的人,赖着不走,非逼臣动手!
嬴政笑道,我也是!
两人哈哈大笑!
如今已经不是秦王政,刚亲政时期,重用芈氏为相!
如今嬴政已经坐稳王位,大秦已灭,韩,赵,燕,魏!
声望如日中天,一声令下,天下莫敢不从!
芈氏兄弟还把持左右丞相位,真是不知进退,不知死活!
现在朝堂上,老一辈的人都退了,很多都是生面孔!
秦王大量安插自己人,培植羽翼,集权!
如今太子和妙锦大婚!
太子的姥爷是左右丞相,丈人又是赵国公孙逸!
嬴政怎么可能睡的着觉,孙逸没事,战时奉诏出兵!
回来就交虎符,宅在家里!
你让秦王睡不安稳,秦王让你长眠!
嬴政道,日子定下来了,嫁妆不能少于这个数?
嬴政摇着两根手指头!
孙逸大怒,怎么,你打劫啊,两万金,你怎么不去抢?
嬴政端起茶杯道,遣散四十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