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达利特和商贸(1/2)
无论是外貌与汉人相似者,亦或是战功赫赫之辈,皆拥有改变自身地位的契机。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任何社会阶层都亟需一条向上攀升的途径,即便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达利特群体也不例外。
起初,刘胥曾妄图将这些人永囚于社会的深渊之中,但正如前文所述,阶层若要保持活力,必然离不开上升通道。那么,属于他们的这条通道究竟何在呢?
鉴于当前秦国奴兵的补充速度逐渐减缓,刘胥毅然决然地决定让这群达利特融入秦国的战争机器之中。于是乎,达利特们终于得到许可,可以踏入秦军那令人闻风丧胆的敢死营。在这里,他们必须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筹码,去搏取那一线晋升的渺茫希望。
敢死营,又名炮灰营,其所承担的任务近乎无一不是九死一生。然而,此地却同时也是获取军功最为便捷之地。对于那些急切渴望挣脱命运枷锁、改写人生轨迹的众多达利特而言,这样的机遇无疑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毕竟,鲜有人甘愿一辈子深陷泥潭,永世不得翻身。
刘胥这一开闸放水之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各地达利特纷纷趋之若鹜,竞相报名。历经层层严格筛选之后,他成功地为每一支禁军以及护军分别组建起一支规模达三千人之众的敢死营。
不仅如此,还特意从众多奴隶以及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达利特人群当中精心遴选出一批年幼的孩子,自小就开始对其展开严格且全面的军事训练。这种模式与后世着名的马穆努克奴隶制度颇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因为在秦国,给予了这些被选中之人晋升的宝贵机遇。
由这群达利特所构成的敢死营,摇身一变成为了英勇无畏的秦军战士。他们凭借着毫不畏惧死亡的坚定信念,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浴血厮杀,为秦国赢取了一场又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与此同时,那些曾经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稚嫩孩童们,也在岁月的磨砺下日渐成熟茁壮,最终发展成为秦国军队里一股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兴势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达利特们凭借着赫赫战功得以屡次升迁晋级,其中一部分人更是脱颖而出,坐上了统领一军的将位。他们的辉煌成就犹如璀璨星辰般耀眼夺目,极大地鼓舞了其他更多的达利特,促使秦国的军事力量愈发强盛无比。然而,追根溯源,这所有的一切成果皆源自于刘胥最初所做出的英明决断。
实际上,刘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构想,其出发点并不仅仅只是想为这些身份低微之人开辟一条能够向上攀升的通道,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节约成本。毕竟对于奴隶和达利特而言,根本无需向他们发放军饷,如此一来便能有效地节省大量的军费支出,此乃长久之计啊!
连绵的战争让秦国有些不堪重负,汉人军队是有军饷有各种补助和抚恤金的,养一名汉人士卒的花费能养五到十名奴兵。所以禁军护军的出动越来越少,伤亡基本都是仆从军和奴兵承担的。
这实在是万般无奈之下才采取的举措啊!要知道,军费对于秦国而言一直都是头等重要之事。整个国家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了军事领域之中,导致刘胥所期望推行的各类技术发展与变革不得不徐徐图之。
在国内,教育的推广范围也极为有限,仅在汉族民众之间有所普及,而且仅仅是为期三年的启蒙教育而已。若是想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或者延长学制,国家财政着实难以支撑。
这些年来,他未曾大肆扩充后宫,亦未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楼阁,更是不曾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追求享乐。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怀有更为宏伟高远的志向,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囊中羞涩,无钱可用。
目前,秦国最为庞大的贸易伙伴仅有大汉及其附属之国。身为一个地大物博、物资充裕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超级强国,大汉对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