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第九百一十四章 朵颜三卫(1/3)

目录

马和提起长平之战的故事,酷爱军事的朱棣焉能不知?

马和告诉朱棣,这一回,咱们要让“纸上谈兵”的历史再重演一次。

马和告诉朱棣,他与师傅道衍和尚经过谋划,已派人前往应天,去散布耿炳文大败且怯战的消息。同时,也会让宫中的太监李兴、王安、马靖等人在建文帝耳边吹风,说文武百官皆认为此时应当换帅。而且换帅的人选,他们都替建文帝想好了,那便是曹国公李景隆。

朱棣一听这话,是喜上眉梢,拍着大腿,直呼妙哉!

如果建文帝真的换帅,李景隆的似乎是最佳人选,毕竟他的名头最响嘛!而在燕王朱棣眼中,他的这位表侄儿兼发小就是个地地道道的草包。收拾耿炳文很困难,收拾这哥们儿,朱棣是信心十足。

朱棣笑着告诉马和,等击退吴高,咱就在北平以逸待劳,等着李景隆那个大草包来给咱们送人头。

谁知这话刚出,马和是连连摇头道“非也!非也!”

朱棣疑惑地问道“李景隆如果挂帅,肯定是率大军直取北平,咱们不在北平等着收拾他,还去哪里?”

马和笑着说出了两个字,让朱棣是惊得目瞪口呆。这两个字便是“大宁”。

这大宁可是宁王的地盘儿。宁王就是燕王朱棣的异母弟弟,名叫朱权,生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算起来可比朱棣小了整整十八岁。

别看宁王当时才二十出头,他可算得上是朱元璋诸子之中最骁勇善战之人,连朱棣都忌他三分。宁王麾下还有号称明军当时战斗力最强的朵颜三卫,朱棣想想就有些心虚。

见朱棣这疑惑不解的样子,马和问道“王爷难道不想得到朵颜三卫?”

什么?得到朵颜三卫?如果真能如愿,估计朱棣做梦都能笑醒。

说到这里,咱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朵颜三卫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这事儿还得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说起。就在这一年,冯国胜、傅友德和蓝玉等人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包围了北元纳哈楚军队驻地。纳哈楚被迫投降。至此,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朝。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明朝在大兴安岭以东这一广大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当然,这三卫只是明朝对他们的叫法,蒙古人则称这三卫分别为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部。

起初,翁牛特部,也就是泰宁卫实力最为强悍。没过两年,在明朝的扶持之下,兀良哈部实力迅速壮大,一跃成为三部之首。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便开始被人们简称为“朵颜三卫”,或被称为“兀良哈三卫”。

既然朵颜三卫是由投降明朝的蒙古人所组成,那他们的骑兵战斗力绝对在明军中是超一流的。毕竟别人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地区的马匹也要比南方的马匹好。如果燕王能够得到这支军队,那绝对是如虎添翼。

朵颜三卫虽然战斗力强悍,但也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忠诚问题。当年,这三个部落是由于被明军割断了与北元的联系,不得不归附明朝,但这帮人骨子里却是流着蒙古人的血。

这些年来,朵颜三卫常常有不轨之举。好在宁王朱权是个猛人,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面对其军事施压,一面对其重金诱惑,算是基本控制了局面。

说得直白一点儿,这朵颜三卫就好比是明军中的国际雇佣军。战斗力那是没得说,但忠诚度是绝对不够,价值观更是无法统一。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儿,道衍和尚和马和才给燕王出了个主意,让其去打朵颜三卫的主意。

朱棣不明白的是,那朵颜三卫虽然忠诚度不够,但好歹是宁王的部属,天天跟着宁王打交道。自己却与这三卫的头目都不熟悉,即使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名门傲妻:权少,你栽了! 南宋一代目 负鼎 缈州芸妃传 焚天龙尊 蜜爱归来:顾少宠不停 迷途的叙事诗 无上女帝 迷鹿:命中注定要分离 猛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