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第九百二十章 文人铁铉(1/3)

目录

李景隆带着残兵一路南下,终于是逃进了德州城。要说当时的德州作为南来北往的一个交通要道,其城防工事还是相当不错的。况且明军在德州屯集了大量的粮草、军械,随时准备供应北上伐燕的大军。

按正常情况来看,李景隆逃到了城防坚固、粮草充足的德州城,应该是要不断收拢残兵,将德州作为阻击燕军南下的最前沿了。

可是李景隆就是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他听说燕军已追了过来,二话不说,带着人继续跑路。就这样,德州城内屯集的大量粮草、军械就成了燕王的囊中之物。

见李景隆再度跑路,朱棣很高兴。朱棣要带着大军继续追下去,下一个目标便是济南。只要攻下济南,再一鼓作气攻下军事重镇徐州,饮马长江就不再是梦想……

当朱棣的大军抵达济南城下之时,李景隆当然早已不在济南了,这哥们儿两次被朱棣大败,实在是被打出心理阴影了。匆忙之中,李景隆命令一个跟自己并不熟的参将盛庸留守济南,自己则匆匆向应天方向撤退。

在这里,我们似乎要为这个平时跟李景隆关系并不要好的盛庸同志担心了。同时,我也要奉劝各位读者朋友一句一定要跟自己的领导搞好关系。你看看,这关键时刻背锅的任务,领导都会甩给自己并不喜欢的同志。平常多拍拍领导的马屁,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滴!

眼看着朱棣就要笑纳李景隆留下的济南城之时,一个并不起眼的人物横空出世,给了燕王朱棣当头一击。

这个人的名字叫铁铉。

铁铉,看这名字,似乎是一位猛人。其实不然,这哥们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铁铉生于大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也就是一个审理案件的官员,相当于现代的一位法官吧。

建文元年,铁铉升任山东参政。时逢燕王朱棣起兵,铁铉的主要工作便成了为北伐大军督运粮草。

白河沟之战,李景隆惨败,明军溃散,铁铉在运送粮草返回济南的途中不断收拢残兵。就在这个过程中,铁铉遇到了昔日的好友高巍。

高巍是个很孝顺且很有气节之人,其母亲患有顽疾,高巍一直悉心照料。其母亲死后,高巍在母亲墓旁搭了个草棚居住三年,为其守孝,并且只吃素食。

高巍孝顺的举动一时广为传诵,他也受到朝廷的表彰,被授予前军都督府左断事一职。燕王起兵之后,高巍随军出征参赞军务,相当于现代军中的参谋、文职干部一类的吧。

李景隆在白河沟惨败之后,高巍成了俘虏。当时,有不少军将被俘之后主动投降了燕王。而高巍则趁乱逃了出来。

高巍与铁铉相遇,昔日的好友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形下重逢。高巍鼓励铁铉不要放弃,就算是死,也要为国尽忠。高巍的经历和话语是深深地鼓舞了铁铉,至此,铁铉下定决心,要带着这帮残兵坚守济南,不成功,便成仁。

当铁铉带着一帮残兵与济南城中的盛庸会师之后,城中士气低落的明军总算恢复了一些元气。盛庸与铁铉这对“黄金搭档”不仅是互相鼓励,还每每在作战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去鼓舞守城的兵士。

就这样,这支残军竟然顶住了燕王朱棣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朱棣一直在济南城下攻了三个月,竟然不能攻克这座孤城,是恼怒万分。朱棣同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为朱棣决定扒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灌济南城。

朱棣竟然使出如此毒辣的计策,铁铉自然不甘落后,他使出了一个诈降的计策。他派出城中数个老者出城去向朱棣投降,说城中已被水淹,城中百姓皆愿意投降燕王,只是城中百姓担心燕王大军入城之后会屠城。如果燕王愿意接受投降,就请将大军后撤十里,只带亲随入城受降。

燕王朱棣见城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名门傲妻:权少,你栽了! 南宋一代目 负鼎 缈州芸妃传 焚天龙尊 蜜爱归来:顾少宠不停 迷途的叙事诗 无上女帝 迷鹿:命中注定要分离 猛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