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第九百二十六章 大开杀戒(1/3)

目录

朱棣冷哼了一声,说道“你当本王是傻子吗?那尸体明显比建文帝小了一圈儿,一看就不是建文帝。”

方孝孺辩解道“王爷此言差矣!无论是人的尸体也好,还是动物尸体也好,一旦被火烧,便会蜷缩,尸体比本人小一号,那完全正常。”

朱棣狠狠地瞪着方孝孺喝道“你再不老实,小心本王立即斩了你。那尸体手腕之上还戴着一对烧黑的玉镯,圣上会戴玉镯吗?那明显就是一个宫女的尸体。”

不得不说,朱棣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是相当出色,他就看了那么一小会儿,就立即发现了破绽。那为什么朱棣当场不质疑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呢?

因为朱棣已经明白,建文帝肯定是溜了。如果那个时候一质疑他们两个,建文帝出逃的消息就会立即传遍天下。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只要建文帝在活在世上,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就会受到世人的质疑。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朱棣唯有顺水推舟,让人收殓那具尸体,为“建文帝”下葬。

也只有让“建文帝”下了葬,自己才能顺利地坐上帝位。也只有顺利地坐上了帝位,自己才能探寻建文帝的下落。当然,这个事情必须秘密进行。

朱棣的这番思谋,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从他让兵士们收殓那具尸体,说要为建文帝下葬开始,也已经揣摩透了。

因此,这个时候,方孝孺冷笑着对朱棣说道“那具尸体就是建文帝的,难道不是吗?”

看着方孝孺那副冷笑的表情,朱棣知道今天从这人口中已是得不到任何答案了。本来朱棣是动了杀心的,但他想起此番南征之前道衍和尚叮嘱他的话,他只好摆了摆手,让方孝孺退下。

因为道衍和尚在朱棣离开北平之前,曾反复叮嘱他,攻下应天之后,一定要善待建文朝的大臣,以收复人心,特别是那个方孝孺,千万不能杀,他可是读书人的偶像。

朱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杀这些人容易得很。先留下他们的性命,因为他们还有利用价值。等到将来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取他们的性命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儿。

下一个被单独审问的是练子宁。同样,朱棣从练子宁的口中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并没有被朱棣收监,但是二人已被监视居住,相当于被软禁了。

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之所以不跟着建文帝一起逃亡,就是要用自己的一死,来迷惑燕王,让燕王朱棣真的认为建文帝已死在大火之中。

倘若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跟着建文帝一起逃亡,那就是十分明显地告诉朱棣,建文帝已经逃了。当时燕军所向披靡,各地官员见建文帝大势已去,纷纷向燕王投降。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建文帝是很难逃得出燕王的手掌心的。

唯有让世人都以为建文帝已丧身于大火,建文帝才有逃脱的机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朱棣知道建文帝逃了,他也不敢明目张胆,更不敢大张旗鼓地去追捕建文帝。反而为了自身皇权的合法性,朱棣只能选择“相信”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的话,向世人告之建文帝已丧身于大火之中。

当然,虽然燕王朱棣不敢明面上去追捕建文帝,但他绝不会放弃。按照正常的思路,建文帝逃出应天之后,肯定会去自己昔日的两个心腹汇合。这两个心腹便是正在江浙一带募兵的齐泰和黄子澄。

于是乎,朱棣命朱能率麾下精锐去剿灭齐泰、黄子澄。朱棣还单独授意朱能,如果发现建文帝的踪迹,不要有任何顾虑,让他以一个普通兵士的身份死于乱军之中,就是最好的结果。

在这里,咱们不得不佩服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的先见之明。他们坚定地选择让建文帝出城之后去找长江上游的黄观,而不是去找齐泰和黄子澄,终于为建文帝寻得了一线生机。

齐泰、黄子澄二人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名门傲妻:权少,你栽了! 南宋一代目 负鼎 缈州芸妃传 焚天龙尊 蜜爱归来:顾少宠不停 迷途的叙事诗 无上女帝 迷鹿:命中注定要分离 猛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