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1/3)
此话一出,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也没有一个俘虏站起来。
常遇春为什么要这么问,也是有学问的。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态度坚决之人,都是先会采取观望或者不作出任何举动的态度。
如果常遇春是问,不愿意跟着我们打蒙古人的色目人兄弟都给我站起来,登记好姓名并做好以后不跟着蒙古人的承诺后,我们放你们走。
估计也是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人会站起来。
因为,大家都会采取观望态度,看其他人是怎么抉择的,自己再根据情况采取下一步行动。
常遇春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想要现在已经铁了心准备跟着我们干的人站出来。
打个比方,某次会议中,准备评选某人为单位先进个人。
如果主持人说“同意此人为单位先进的举手!”
估计是一大片人都会举手,因为举手也不得罪人。即使有一些本来不同意此人当先进的人,看着别人都举手了,他也会跟着举手。
如果主持人反过来问“不同意此人为单位先进的举手!”
估计大部分人都不会举手。但如果谁要举手了,那完全可以证明,这人肯定是坚决不同意,不然他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率先举手。
常遇春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毕竟色目人在当时还是跟蒙古人走的近,元朝统治者也把他们划分为社会的第二阶层。
而北方先被征服的汉人划分为社会的第三阶层,南方后被征服的汉人则被称之为“南人”,将其划分为社会的第四阶层。
总之,色目人比起汉人来说,在元朝还是有政治上的优势的。因此,他们要真心跟着我们一起反对蒙古人的机率也是不大的。
所以,我们要收编的对象是真心诚意跟着我们的,而不是暂时受形势所迫,当“墙头草”的那种。
如果常遇春问采取的是另一种问法,说不定最后就有好多本来是持观望态度的“墙头草”,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被我们当成了愿意投降我们帮着打蒙古人的这一类了。
这样,虽然我们今天收编的人可能会多几个,但会增加以后被临阵背叛的风险。
过了好久,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还是个“牌子头”。
常遇春见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说道“好!这位兄弟,你过来。”
这“牌子头”就来到了常遇春面前。
常遇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回答道“我叫艾尔肯·库尔班,你们可以叫我艾尔肯。”
常遇春道“好,艾尔肯,你为什么愿意跟着我们打蒙古人,你好好说说。”
那艾尔肯道“我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我的亲人都被蒙古人杀光了,所以我愿意跟着你们打蒙古人。”
常遇春大叫一声“好”,接着问道“还有没有人愿意跟艾尔肯一样,跟着我们的?”
好久,才又站起来一个,是一个普通士兵。
最终,十个色目人,就这两个投降了我们,其余八个人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跟着我们。
当然,这也不能强求。我告诫这八人,一定要记住今天的诺言,如若以后再跟着蒙古人,被我们抓到,绝不会有好下场。
这八个色目人,都是点着头,满脸诚意地表示不在跟着蒙古人与汉人作对。
为了防止他们逃回定远县城,导致我们利用阿古达木赚开定远县城门的计划流产。
我对他们说道“你们下去以后,我们先作好登记,三天以后,我们就放你们回家。”
接着,常遇春又对这些汉人兄弟说道
“我相信你们都跟我们一样。
虽然你们以前吃的是蒙古人的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