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侯景:图穷匕见(2/4)
儿啥事,搞不好会制造出一些机会,对我更有利。 基于这些不可告人的小算盘,萧绎对外宣称部队还没集结完,一直在武城按兵不动。有时候他甚至觉得侯景太废物,这么久还没搞定一个小小的台城。。 除了萧绎之外,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zào)带兵驻扎在西峡口(今重庆市奉节县附近),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带兵驻扎在青草湖(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原洞庭湖的一部分),同样都在徘徊观望,而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chá)更是安居在襄阳城内,连出兵的动作都没有。 萧慥是萧衍大哥萧懿的孙子,他动作迟缓,可能是因为的确能力有限,不敢冲到前面当炮灰,但萧誉和萧詧可是萧衍的亲孙子,他俩如此不积极,跟萧衍多年前的不公有直接关系。 萧誉和萧詧是前太子萧统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他俩前面本来还有一个大哥豫章王萧欢,也就是萧衍的皇长孙。萧统死后,正常来说皇位继承人应该是萧欢,但萧衍因为对萧统的厌祷事件(具体见第101章)耿耿于怀,最终没有选择萧欢,而是改立三皇子萧纲为太子。萧欢本人倒没说什么,而且他不久之后就病死了,但萧誉和萧詧对此意见极大,认为爷爷萧衍不公,委屈了自己的兄弟,三叔萧纲不义,不该是自己的东西也敢拿。而这次侯景出来闹事简直是老天开眼,搞得越大越好,正好为死去的大哥出口恶气。 可以说,现在几乎整个南梁都在看台城的热闹,没几个人真心想着解围救驾。 到二月底的时候,侯景终于把东府城里的粮食都搬进了石头城。 盟约的作用已经完成,到了该撕掉的时候了。 实际上,还没等侯景着急,伪皇帝萧正德先坐不住了。 萧正德这段时间寝食难安紧张得不得了,万一侯景跟萧衍萧纲真握手言和了,他这个皇帝可咋整?天大地大,没处可跑啊。因此他动不动就跑到侯景面前絮叨,说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最后关头咱们可千万不能放弃,趁着现在台城防守松懈,咱们赶紧动手吧。 侯景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对台城发动最后一击了。不过双方毕竟已经签了合约,侯景顾及面子,还是没好意思直接搞偷袭,而是先让王伟写了一篇檄文送进台城。侯景在文中列举了萧衍的十大罪状,说你如果不马上痛改前非,就怪不得我再次起兵了。 这篇檄文写得鞭辟入里,文采飞扬,每一条都直击萧衍的过失,萧衍想辩解都找不到理由,被气了个半死。况且现在也没什么辩解的必要,因为情况已经很清楚,侯景从来就没想着和谈,他之前的行为都是在耍弄自己而已。萧衍终于愤怒了,他不再顾及萧纲的感受,亲自在太极殿前立坛誓师,痛斥侯景言而无信,同时点起烽火向外面的援军告警。 此时已经是三月初一,现在的局势其实非常不妙,由于侯景自始至终没有放松包围,台城内的惨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勉强还能登城的士兵只剩下不到四千人,而且大都羸弱不堪,喘气都费劲。而叛军这边经过半个多月的修整,个个精气神十足。这种情况下想守住台城,简直是天方夜谭。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城外的援军能够马上出兵救驾。 可惜烽火也点了,战鼓也擂了,南边的援军始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柳仲礼的老爸柳津实在气不过,他拼了老命爬上城楼,指着柳仲礼的方向痛骂,说你家皇上和老爹现在可都被困在城里,命悬一线,你特么一点儿都不着急,就这样在边上吃喝玩乐看热闹,难道就不怕留下千载骂名么? 援军在秦淮河南岸,距离台城大概五六里的样子,柳津喊的什么柳仲礼不一定能听清,但老爷子愤怒的姿态他应该还是能看到的。 柳仲礼还是无动于衷。 柳津气坏了,跑到皇宫对萧衍道:“罢了罢了,大事去了,您家有个萧纶,我家有个柳仲礼,不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