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樊子盖斩大将立威(3/4)
性啊。
杨玄感这么一做演说,每天投营报效者都有数千人呐。杨玄感又收编隋军的降众、招募百姓。几天不到,得军五万余人。这下子,杨玄感真成大军了。
而且,那些老百姓“争献牛酒”啊。怎么?箪食壶浆来犒劳杨玄感的义军呢。
最让杨玄感激动的是当时很多的达官贵族子弟也纷纷地投奔于他。
杨玄感高兴,命令韦福嗣代自己修书一封,给谁呀?给东都留守樊子盖。在信中,杨玄感让韦福嗣历数隶属隋炀帝杨广的罪恶,主要是劝樊子盖:你应该弃暗投明!不要在那里再保杨广了,杨广完了!还是倒戈归降吧。
樊子盖接到书信一看,这韦福嗣确实文笔好啊,上面写着:“夫建忠立义,事有多途,见机而作,盖非一揆。昔伊尹放太甲于桐宫,霍光废刘贺于昌邑,此并公度内,不能一二披陈。高祖文皇帝诞膺天命,造兹区宇,在璇玑以齐七政,握金镜以驭六龙,无为而至化流,垂拱而天下治。今上纂承宝历,宜固洪基,乃自绝于天,殄民败德。频年肆 眚,盗贼于是滋多,所在修治,民力为之凋尽。荒淫酒色,子女必被其侵,耽玩鹰犬,禽兽皆离其毒。朋党相扇,货贿公行,纳邪佞之言,杜正直之口。加以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填沟壑,骸骨蔽原野。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玄感世荷国恩,位居上将, 先公奉遗诏曰:‘好子孙为我辅弼之,恶子孙为我屏黜之。’所以,上禀先旨,下顺民心,废此淫昏,更立明哲。四海同心,九州响应,士卒用命,如赴私雠,民庶相趋,义形公道。天意人事,较然可知。公独守孤城,势何支久!愿以黔黎在念,社稷为心,勿拘小礼,自贻伊戚。谁谓国家,一旦至此,执笔潸泫,言无所具。”
啥意思呢?前半截是数落隋炀帝杨广的罪行。后半截主要是杨玄感自我的标榜和贴金,杨玄感就说了:“我杨玄感世荷国恩,国家对我们家时代不错。到我这辈儿上,位居上将。想当年,我爹呈奉遗诏,就是老主杨坚给过我爹遗诏。在遗诏上告诉我爹说:‘我未来的子孙如果是好的子孙,希望你为我辅弼之,你替我辅佐;如果我这子孙是恶子孙,是不咋的的。你就为我屏黜之,帮着我给我除掉!’所以,我现在是奉了先王遗诏啊。我上奉先王遗诏,下顺民心,今天要起义废此杨广昏君!我不当皇帝,我废掉他,另立明君。而且你看看吧,我这义旗挑起来,四海同心、九州响应,士卒用命就如同呃奔赴他们的私仇一般呢。你看看吧,这就叫做天意人事啊!你现在独守一座孤城,面对我的这些大军,你能够守多久啊?我今天给你写封信,愿你以天下苍生为念,愿你以社稷为念。这社稷可不是他杨广一人的社稷呀,勿拘小礼。你忠于杨广昏君这就叫小礼。那要做忠臣,你就得做像伊尹、霍光似的忠臣。为什么要学习伊尹、霍光呢?伊尹辅佐他的国君,当时叫太甲。一看太甲,太昏庸了,屡教不改。伊尹一怒之下就把太甲给流放了——你呀,反省反省!反省好了,你再回来当国君。霍光也是,霍光一看立的君主那样的昏庸,一怒之下废掉!废掉了昌邑王。你就得跟伊尹、霍光学习,君主不行,咱就得废。你就得废掉杨广,这才叫做忠臣呐!”
樊子盖一看这封书写的,一巴掌就拍在桌上了,“杨玄感大逆不道!我樊子盖是什么人呢?我能投降你这乱臣贼子吗?!”
这樊子盖他可跟杨玄感不一样,跟韦福嗣也不一样,他可不是贵族出身,他乃是江淮寒素啊,寒门出身。后来受到隋炀帝的提拔,一点儿一点地提成了尚书。皇上又把东都这么大的担子交给了自己。所以,樊子盖对杨广感恩戴德——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你杨玄感算什么呀?你写信劝我樊子盖投降啊?你看错人了!不但不投降啊,反倒是吩咐下去:“加强城防,调遣军队,咱们誓死保卫洛阳城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