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长孙晟得宠两隋君(2/4)
长孙氏”——我这是长子长孙传下来的。所以,人家长孙氏这一支在北魏时期是名门望族啊。
长孙晟的太爷爷叫长孙稚,曾经担任过北魏太师、上党文宣王;他父亲叫长孙兕,乃是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那都是位高权重之人呐。长孙晟就是长孙兕的第三子,这人生性通达、略涉书史,善于弹丸和射箭,武艺好,矫捷过人。那当时北周朝崇尚武艺,贵族子弟都为自己有武艺觉得了不得,那一比就先比:你骑射怎么样?我上马抡枪怎么样?我能够打过多少人……以武为尚,贵族子弟经常一起比武。只要有长孙晟参加的,每一次,其他贵族子弟都得败在长孙晟骑射之下呀。所以,到了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年仅十八岁的长孙晟就担任了皇帝的司卫上士。
十八岁的小男孩没有什么名气,别人也不知道他有什么才干。说:“那些贵族子弟不是知道吗?”贵族子弟知道有什么用啊?他们没当官啊,朝堂人不知道啊。但唯有隋国公杨坚非常喜爱他。杨坚曾经拉着长孙晟的手对别人说:“长孙郎武艺超群呐!这孩子了不得!刚刚我跟他说话,哎,没想到,我发现他还有令人称奇的谋略。嘿!看来,长孙郎文武双全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啊!”
果然,到了大象二年(580),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请求与北周通婚和亲。北周太上皇宇文赟就把赵王宇文招之女封为千金公主下嫁给了突厥。这是一个政治婚姻呐。在聘娶的时候,北周、突厥俩国各自想炫耀本国势力——就跟现在有些人结婚一样。婆家说了:“我大排宴席!请这个名人、那个名人……”怎么?显示我婆家有能耐;人家娘家说了:“我们给我闺女陪送这个、陪送那个,一点儿不比你次!别在我面前显摆你婆家能耐,我娘家也能耐!”那年代也一样啊。北周和突厥各自炫耀本国实力,都精选骁勇之士作为使者。所以,北周朝廷就选上了长孙晟,让他护送千金公主到突厥牙帐。
那北周曾经先后派数十名使者前往突厥,但沙钵略可汗对这些使者都没拿正眼瞧过,大多轻视、不予礼遇。怎么?也是给你北周难看。唯独长孙晟到这里。哎呦,沙钵略可汗一看这小伙子这个精神呐!武艺好,还会说话。所以,沙钵略可汗对长孙晟是特别喜爱呀,经常跟长孙晟一起游猎,以至于把长孙晟留在突厥达一年之久啊。
说有这么一天,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正在帐前散步呢。突然间听到半空之中有鸟的鸣叫之声,“噗啦啦”的声音。抬头一看,就见半空当中有两只大雕是来回盘旋飞翔,正在那里争夺一块肉呢,也不知这两只雕是从哪里叼来的一块肉,反正是在天空中正争夺呢。嗯!沙钵略可汗一看马上兴致来了,赶紧地点手把旁边长孙晟叫过来了。那长孙晟天天地跟着沙钵略可汗,沙钵略可汗离不了啊。说:“长孙晟,你这箭术奇高啊,赶紧地,我给你两支箭,你看看能不能把这两只大老雕给我射下来!”
长孙晟微微一笑,接过弓箭之后,翻身上马,催马而去。就见他在底下骑着马渐渐地驶近天空中的两只大雕的正下方。然后,就见长孙晟突然间一举弓,搭上箭,双手随着大雕的身影转了一圈儿,“嗖!”猛的一箭射出去了。长孙晟箭术高超、膂力过人呐。这支箭穿透了一只大雕的胸膛还不泄劲呢,继续往前穿,“噗!”“噗!”一支箭穿了两只大雕,“噗啦啦啦……”“叭嗒!”掉到地上,长孙晟捡起来拿给了沙钵略可汗。
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一看,“哟!一箭双雕啊!哎呀,了不得了,不得呀!”
打这之后,长孙晟给中华文化就留下了一个成语——一箭双雕!这就是长孙晟他干的事儿。
当时,这阿史那摄图的弟弟叫处罗侯,跟摄图矛盾极深,他就想借助长孙晟的力量来反对阿史那摄图。所以,暗中派人就交结长孙晟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