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李叔德节制十三郡(4/4)
啊!什么叫自污啊?自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自己往自己身上贴了一些不好的标签儿。怎么贴呢?于是,李渊天天地是纵酒纳贿呀,天天地喝,天天地吃,谁给东西他都要,成了一个贪财好地之人。“好地?”啊,给他土地,他也要!
那自古以来,君王对这种臣子是非常放心的。君王不怕贪污犯,君王就怕你觊觎他的皇位、觊觎他的权力。一看爱喝个酒,爱个色,贪财好利之徒啊,没什么出息,让他玩去,他爱怎么的怎么的。哎,李渊这种韬晦之策还真就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但是,李渊也利用这个机会,也利用自己御众宽俭、人心多附的能力慢慢地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李渊不积蓄,李渊的二儿子、十六岁的李世民帮着他爹积蓄!
那不光是元弘嗣啊。由于杨玄感之乱牵扯的人太多了,杨广杀的人太多了。最倒霉的是秦王杨浩,就是秦孝王杨俊的长子,也是这杨广的亲侄子。说:“这杨浩怎么倒霉了呢?他也没有参加叛乱。而且,杨玄感叛乱的时候,杨浩赶紧赶到了宇文成都的军中,人家主动地投靠大隋这里,人家立场很坚定啊。”但是,有立场也不行啊。咱们曾经说过呀,这个杨玄感曾经打算废掉杨广,然后立杨浩为帝。这事虽然没做成。但是,杨浩你也得躺枪啊!杨玄感叛乱被平息之后,有司弹劾杨浩以诸侯交通内臣为罪名报告给杨广。杨广一看,得了,留他一条命吧。但“秦王”这个爵位给他一抹到底,贬为平民,随驾而行,留在我身边吧!就当我身边的一个百姓。一句话,把秦王爵位给他撸了。
咱为什么要提这一个事儿呢?因为只有把秦王爵位给他撸了,后来才能有位“秦王”李世民!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三月天